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球迷专列”:铁路定制专列,铺就民生坦途

2025-11-26 11:3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不用抢票,还能和球迷朋友们一路同行,太巴适了!”“我们协会自2008年成立至今,这是第一次乘坐K字头‘球迷专列’出行”……11月22日8时40分,载有795名旅客的K6067次“球迷专列”从南充站缓缓驶出,开往夹江站。这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在实施客运“总对总”行动方案以来,首次组织开行的K字头“球迷专列”,将满足旅客观赛出行需求。


2025年11月22日,在K6067次“球迷专列”上,球迷们拍照合影。胡慧 摄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演唱会等大型文化活动成为人们放松身心、享受艺术的重要方式。铁路部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升级为抓手,主动拥抱消费市场变化,深度融合运输组织与“赛事经济”“演艺经济”,开行“球迷专列”“歌迷专列”,不仅破解了跨城出行的痛点,更彰显了铁路部门回应民生需求的责任与智慧。


2025年11月22日,在南充车站候车厅,球迷们正在候车。陈普凡 摄

精准定制,回应多元出行需求。近年来,随着文体市场持续升温,跨城观赛观演成为新风尚,但深夜散场后“一票难求”“归途漫漫”的困境曾是不少人的顾虑。铁路部门主动打破“坐等客流”的传统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预判出行流向,量身定制“点对点”直达、凌晨返程等多元车次,让球迷能全神贯注为球队助威,让歌迷能尽兴狂欢后安心返程。这种“文体活动开到哪,专列就跟进到哪”的动态适配,让交通服务不再是消费链条的“附属品”,而是成为提升体验感的“关键环”,生动诠释了“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2025年11月22日,在南充站台上,球迷们陆续上车。陈普凡 摄

运力革新,激活经济发展活力。从K字头列车到凌晨夜间动车的多元供给,定制专列的背后,是“交通+文体+文旅”的产业联动效应——这种创新模式既盘活了非高峰时段的铁路资源,又为文体经济发展打通了物流人流通道,歌迷返程途中规划下次旅行,球迷看完比赛顺带打卡沿线风光,列车的每一次停靠不仅为沿线经济注入活力,让运输与文化消费深度融合,更让“乘着火车去追光”成为新的消费潮流,实现了民生需求、产业发展与企业效益的多方共赢。

细节赋能,传递民生服务温度。在车站设置主题打卡点、在返程列车上配置应急医疗用品、助眠耳塞、热茶等贴心物资、与市政交通携手打通“场馆到家门”的最后一公里......从团体购票的便捷预约,到车厢内延续的应援氛围,当歌迷在专列上重温动心旋律,球迷为喜欢的球队呐喊助威,铁路部门用“绣花功夫”打磨服务细节,让旅客不仅“走得了”,更“走得好、走得舒心”。这种超越运输本身的情感共鸣,让专列成为连接热爱与生活的纽带,也让公共服务的温度直抵人心。

从定制专列到专项服务,铁路部门用创新举措回应民心期盼,以责任担当铺就民生坦途。未来,期待铁路部门继续深耕服务细节,让每一趟旅程都满载温度,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道路上,开出更多惠民利企的“幸福专列”。

(来源:中国网 作者:胡慧)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