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大秦铁路,多措并举保障冬季电煤运输(图)

2025-11-24 15:3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期,受强冷空气影响,多地出现大风降温天气。随着北方陆续供暖,冬季煤炭运输也进入高峰期。作为中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大秦铁路近期持续高位运行,日运量保持在120万吨以上,全力保障冬季取暖和生产的能源需求。

我国煤炭资源集中于晋、陕、蒙等中西部地区,而能源消费重心则在东部沿海及南方省份,这种“西富东缺”的资源分布格局,决定了跨区域能源运输的重要性。以318克动力煤发一度电计算,大秦铁路每天发运的煤炭量发电可超过40亿度。作为大宗商品的主要运输途径,冬、夏两季是电煤运输的“主战场”,保障发电用煤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有序,更是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大秦铁路凭借强大运力,将中西部的资源优势源源不断输送至东部港口,再通过海运辐射全国,形成了“铁路+港口+海运”的立体化煤炭运输网络。尤其是在极端天气、能源紧张等关键节点,大秦铁路总能挺身而出,通过加密开行列车、优化运输组织,确保电煤 “不掉量、不脱节”。

如何让万吨列车安全平稳地开行?除了火车司机日复一日地严格执标外,技术装备的持续更新让安全更有底气。大秦铁路通过进一步深化智能化升级,打造更智能的调度系统、更精准的运力匹配机制,让电煤运输效率不断提升。单列运量从万吨级跃升至3万吨级,通过搭建智能调度指挥平台,铁路部门可实时监控列车运行状态、煤炭装卸进度,精准匹配产运需三方需求。依托铁路电子货票、集装箱智能追踪等数字化手段,电煤运输实现“全程可视、全程可控”,大幅缩短运输周期、降低物流成本。这种“硬件升级 + 软件赋能”的双重驱动,让大秦铁路的保供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于此,重载列车辅助驾驶、新型可控列尾运用试验等不断突破,让中国铁路重载技术有了更多实践基础。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能源运输既要保障需求,也要兼顾环保。据测算,每一列2万吨大列驶过,相当于减少约600辆30吨运煤卡车的污染,一方面,大秦铁路推广使用更节能的重载机车,降低单位运量能耗。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煤炭集装箱运输,减少煤炭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与扬尘污染,提高装卸效率。这种绿色运输模式,既确保了电煤运输的高效性,又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能源运输不仅要 “保得住”,更要 “跑得绿”“跑得智”,随着能源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电煤运输的规模、结构可能发生变化,但“兜底保障”的核心使命不会改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相信铁路部门将不断优化服务举措,保障冬季用煤需求,让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

(来源:中国网 作者:蔡东然)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