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共商大计,共绘新篇
“联通亚欧,共享未来”,11月18日,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省西安市成功举办,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50余名代表出席盛会。

稳定物流通道,提升运输时效。在论坛上,国铁集团发布了第四批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新增郑州至德国汉堡等7条线路。至此,实行全程时刻表的中欧班列运行线路增至17条。自2014年,中国境内所有中欧班列实现固定始发、终到时间运行以来,国铁集团积极推动沿线国家全程时刻表运行模式。在2022年,实现了中国段、宽轨段、欧洲段全程时刻表成功开行。由于全程时刻表实行“定时、定点、定线”的运营模式,中欧班列全程运行时间平均压缩30%以上,平均单柜货值增加41%。而今,随着国铁集团发布第四批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增至每年1000列以上,将为中国境内的9座城市和欧洲6座城市大幅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显著提升经济效益。
搭建经贸合作新平台,开创国际运输新格局。在中国境内,中欧班列形成西、中、东三个通道运行。中国境外,中欧班列已发展为北、中、南三条通道,多点、多线、多向的立体化通道畅通高效、海陆互联。如今,中欧班列运营覆盖欧洲26国232个城市及11个亚洲国家百余个城市,运送货物品类已拓展至53个门类、5万多种商品。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等中国制造与欧洲特色产品通过班列双向流通,实现了从“贸易畅通”到“产业共赢”的跨越,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发展,中欧班列稳定发展为沿线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惠利。
激活亚欧物流脉动,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力量。从古丝绸之路到“钢铁驼队”,从人马脚力到机车动力,中欧班列秉承联通东西、交流互鉴的丝路精神,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上,书写着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网 作者:张林伟 张续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