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亿人次彰显“流动中国”蓬勃活力
39.5亿人次,同比增长6.4%,10月1日单日发送2313.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今年1至10月全国铁路交出亮眼答卷,不仅是一组刷新纪录的数字,更是“人民铁路为人民”初心的生动践行。

在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赋能下,铁路部门以多样化的客运产品、个性化的服务定制,精准对接民生期待,为旅客构筑温馨便捷的出行环境,让每一次出发都怀揣期待,每一程抵达皆满载欢喜。
“量”的攀升,折射出路网体系的坚实底气。从广袤平原到崇山峻岭,从沿海之滨到内陆腹地,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6.2万公里,持续织密完善的铁路网跨越山河,串联起城乡聚落,打通区域协调发展的脉络,成为人员流动、资源配置的核心纽带。在全国高铁网络飞速延伸的同时,国铁集团仍坚持开行81对票价低廉的公益性慢火车和乡村振兴列车,它们覆盖21个省市区,经停约530个车站,以独有的“慢节奏”服务山乡人民出行、畅通农产品流通,用坚守和陪伴架起一座座充满中国温度的“致富桥”“连心桥”。
“质”的升级,蕴含着产品创新的细腻巧思。随着旅客需求日益个性化多元化,铁路部门精准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出行期待,打造“歌迷专列”“研学专列”等定制化产品,精准对接赛事展会、文化旅游需求,在此基础上聚焦老年群体康养旅居、亲子家庭研学实践等细分场景,创新推出“铁路+景区”“铁路+康养”等融合产品,全方位激活“铁路+”消费新场景,释放银发经济、青年经济的叠加效应。
“暖”的守护,彰显出铁路服务的民生底色。铁路部门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深化便民利民举措。优化流线和标识,让旅客“一眼看清、一步走对”,在12306App上线“电子发票”“宠物托运”“轻装行”等便民服务,在复兴号列车上,静音车厢、充电接口、母婴室等设施一应俱全——这些暖心举措,精准回应了不同群体的出行痛点,为旅客出行撑起一片温暖天地。
39.5亿人次的出行热潮,既见证了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更让普通人真切感受到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强劲势头。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从“满足出行”到“品质出行”,铁路的每一次革新都与时代同频、与民生共振,这不仅是铁路发展的鲜明印记,更是民众生活品质提升的生动注脚,为“流动中国”注入源源不断的蓬勃动能。
(来源:中国网 作者:赵冰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