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双向奔赴”促融通

2025-11-03 14:4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0月29日,一列满载货物的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从云南昆明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缓缓驶出,目的地是老挝万象,而在这条铁路线上,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老挝、泰国的天然橡胶、热带水果,正源源不断北上,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机电产品,则稳步南下,截至10月28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的货物运输量已突破7000万吨,累计开行货物列车6.3万列,这条黄金通道的实际成效,正一天天凸显出来。

产品创新让物流版图越拓越广。面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真实市场需求,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没守着单一的货运模式过日子,而是精准发力,先开行了“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随后又创新推出“澜湄快线+中欧班列”“沪滇·澜湄线”“京滇·澜湄线”这些组合产品,相当于把中老铁路和国内其他重要的物流线路无缝串在了一起。这样一来,企业运输货物的选择多了,跨区域的产业链也能精准对接,截至目前,“澜湄快线”已累计开行2560列,运输进出口货物超100万吨,物流网络的覆盖面,实实在在越变越大。

装备与通关升级让货物流转越来越快。大家都知道,蔬菜、水果这类易腐货物,运输过程中最怕“折腾”,温度不稳定就容易坏。铁路部门看准这个问题,大力升级冷藏集装箱设备,给这些货物打造了一个稳定的保鲜环境,有效减少了货物损耗。而在跨境运输的关键环节——通关上,铁路部门还联合海关,以磨憨铁路口岸为试点,一边建数字化货场,提升场站作业和运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一边用上“铁路快通”“提前申报”这些新模式,再配合辐射探测门等智能设备,跨境通关效率大幅提升,货物再也不用长时间“等通关、盼放行”了。

成本降低为区域发展注入满满活力。自从中老铁路开通运营,铁路运输凭借高效、稳定的优势,慢慢成了沿线货物的主要运输方式,最关键的是,物流成本降了不少。不管是中国的蔬菜、化肥、钢铁要卖到东南亚,还是东南亚的水果、食品要运到中国,现在都更划算、更省心。就说今年以来,中老铁路累计运输货物1988万吨,同比增长25%,其中跨境货物447万吨,同比也增长了12.7%,“中国制造南下、东南亚特产北上”的双向流通格局,越来越稳固,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经贸往来,注入了强劲动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中老铁路货运量突破7000万吨,从来不是这条黄金通道的终点,而是它持续发挥作用、服务更多人的新起点。接下来,随着服务、装备、通关等各个环节不断优化,这条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铁路线,必将承载更多国家和人民的合作期待,让双向流通更高效,让沿线区域发展更红火,在共建“一带一路”的道路上,书写出更多亮眼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网 作者:吴颖 李红红)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