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驼队”奏响口岸开放发展的“奋进曲”
据新疆阿拉山口口岸最新统计数据,今年1-9月,该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到2231.7万吨,同比增长5.5%,创下新高。进口量为1848.9万吨,增长了3.9%,出口量为382.8万吨,增长了1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阿拉山口口岸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开放、繁荣的光芒。一列列中欧班列如同钢铁巨龙般穿梭其间,承载着希望与梦想跨越千山万水,将中国与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阿拉山口以前是边陲小城,现在因为中欧班列的正常运行变得有活力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日用百货等商品在此集中之后,沿着“钢铁驼队”的路线源源不断地运往中亚、欧洲等地。中亚的粮食、木材以及欧洲的优质商品也由此进入中国市场。因为贸易往来频繁,所以阿拉山口成为了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前沿阵地。
回看历史,在丝绸之路上的驼铃曾经响彻在这片土地上,商人们不怕艰难险阻,开辟出一条连接东西方的贸易通道。中欧班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继续书写着新时代的丝绸之路。它不仅开辟了亚欧之间新的国际运输通道,而且为沿线各国的经贸往来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使国际上的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给世界经济的复苏、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过2000万吨,如此大的数字,既体现了我国对外贸易强大的韧性和活力,也体现了阿拉山口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所处的重要位置。
由最初的几列发展到现在的日均过货十几列,中欧班列在阿拉山口的通行频率越来越高,运输能力也越来越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不懈努力是推动我国外贸不断前进的原因。为了提高通关效率,阿拉山口海关等部门持续优化通关流程,推行“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便利化措施,使货物可以快速通关、及时发运。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海关合作,实现信息互通、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保证中欧班列正常运行。
阿拉山口的繁荣发展也说明了“开放促发展”的道理。原来的内陆边疆变成了开放的前沿,边远地区与外界相通。中欧班列的频繁开行使得阿拉山口必将成为各种商品、文化的汇集地,为沿线国家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福利。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的目光,奏响开放发展的“奋进曲”,让中国开放的春风在这片土地上持续吹拂。
(来源:中国网 作者:刘玉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