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聪:慢工出“快活”秒级响应对难题(图)
他很快,能够以“秒级响应”处理旅客难题;他很慢,用十年时间在“手写备忘录”中总结工作经验,有条不紊地“全维守护”旅客运输平稳有序。他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宜春车务段萍乡站客运值班员彭聪。
以“秒级响应”温暖旅客出行
“谁的学生证丢了?请到工作人员这里领取!”彭聪高高举起学生证快步经过人群,从扩音喇叭中传出来的声音吸引了正在候车旅客的注意。

2025年10月29日,萍乡站客运值班员彭聪协助重点旅客上楼梯乘车。彭元媛 摄
2025年10月28日15点,T147次列车开检后,检票口工作人员在候车室的凳子上拾到一本遗失的证件。交给客运值班员彭聪后,“倒计时”寻找失主的任务就交到了他的手中。此时距离T147列车发车时间只有7分钟……这是彭聪工作中常有的“紧急时刻”, 也是他下意识想要帮助旅客找回遗失物品的“秒级响应”。
一位小姑娘听到广播后急急忙忙从队伍中跑了出来,激动说到:“师傅,是我的!您不提醒,我都不知道证件丢了!”看着小姑娘紧紧攥着学生证,他忍不住多叮嘱一句:“出门在外证件可得揣好。”
“快”是为了解决旅客的后顾之忧,“快”也是为了让赶车的旅客不那么“赶”。在没有列车接发作业的时段,彭聪都会守在进站安检口,他看到拄着拐杖的老人踉踉跄跄准备上楼,彭聪立刻上前搭一把手:“大爷,您别慌,我来帮您!”旅客回头看见穿着铁路制服的彭聪长舒一口气,说到:“小伙子,幸好有你帮忙!”旅客朋友们对工作的认可,就是彭聪“多跑两步、多喊几声”的动力。

2025年10月29日,萍乡站客运值班员彭聪在站台接车。彭元媛 摄
用“手写备忘录”留下服务印记
在客运值班室的抽屉里,叠着几本厚厚的手写记录本,封皮早已被磨得发亮。翻开本子,里面密密麻麻记着各类事项:“3月15日,T147次捡到黑色背包,内有笔记本电脑,已联系失主”“6月2日,K512次有两位重点旅客,需提前准备轮椅”“9月10日,候车厅左边第3排第5个座椅损坏,已通知维修”……
这些字迹算不上工整,有的地方还画着简单的示意图,但每一条都写得清清楚楚。“比起手机备忘录,手写能让我记得更牢。”彭聪说,有时候遇到相似的情况,他还会对着旧笔记琢磨:“上次帮老人找座位走了点弯路,这次提前跟列车长对接好,效率更高了。”这几本备忘录,不仅是他十年工作的“错题本”“经验册”,更是他在预想每班工作重点时的底气。

2025年10月29日,萍乡站客运值班员彭聪在值班室手写“备忘录”。彭元媛 摄
“全维守护”旅客运输平稳有序
对彭聪而言,客运值班员的职责远不止“帮人找东西、扶老人上车”。每天清晨,他就要沿着候车厅、站台、安检口逐一巡视:安检设备是否灵敏、候车座椅是否完好、检票口标识是否清晰;列车运行期间,他紧盯着监控屏幕实时掌握客流变化,客流量稍有增加,立刻协调加开验证口、增派引导人员;遇到列车晚点或临时加开,他又成了“传声筒”,一边接收客运工单电报,一边通知班组同事各就各位。
遇节假日客流高峰期,彭聪十几个小时连轴转,连吃饭的时间都要挤出来“提前检票”;遇到突发情况,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在他的带领下,所在班组多次荣获“先进班组”称号,同事们都说:“有彭哥在,我们的工作质量是全方位、多维度的有保障。”
从站台上的声声呼喊,到抽屉里厚厚的备忘录,彭聪用十年时间,把“慢”练成了“快”,也把每一个忙碌的瞬间,凝结成了火车站里守护旅客平安出行的流动画卷。
(来源:中国网 作者:彭元媛 吴楚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