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截至10月28日,全线累计开行货物列车6.3万列,运输货物突破700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运输1600万吨,跨境商品种类超3700余种,辐射19个国家和地区。

这亮眼的成绩,正是中老铁路作为“黄金大通道”的鲜活体现,一列列满载货物的列车穿行在中南半岛的崇山峻岭之间,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不断拓展“黄金大通道”辐射效应。
“货”来“货”往,改变的是沿线群众生活品质。铁路部门升级冷链装备,让东南亚的榴莲等鲜活农产品更优更快抵达中国;进口食品增幅67%达10万吨,增加国内蔬果、食品供给的同时提高了出口国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50%货流从公路转向铁路、物流成本最高降50%,直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带动沿线国家就业与产业发展,“黄金大通道”为区域共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货”来“货”往,提升的是铁路货运科技水平。铁路部门与海关合作,以磨憨铁路口岸为试点,打造数字化货场,提升货场作业效率和运营管理智能化水平,加快口岸通关效率;开发全新冷藏集装箱,解决鲜活货物运输难题,技术的不断升级不仅保障了7000万吨货物的高效运输,更可为其他跨境铁路项目提供可复制的技术经验,用“科技”为“黄金大通道”赋能,以“智慧铁路”联通中南半岛。
“货”来“货”往,推动的是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相较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在能耗、碳排放上具有天然优势,中老铁路逐步替代公路成为主导运输方式,既降低国际物流成本,又减少区域碳排放。“黄金大通道”不仅践行了中国“双碳”目标的承诺,而且让“绿色发展理念”沿着这条大通道伸向世界。
在全球供应链波动的背景下,中老铁路作为区域合作的“黄金大通道”,过去三年货运量逐年攀升,以亮眼的运输数据和经贸成果,成为区域经济“稳定器”,以铁路为纽带,与周边国家共担风险、共享机遇,不断书写区域命运共同体建设新篇章。
(来源:中国网 作者:姚炫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