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中欧班列成为东北对外经济的重要“发力点”

2025-10-24 11:23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欧班列,做为我国与欧亚各国贸易交流的重要途径,为繁荣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沈阳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截至10月14日,已成功发出2000列班列,开行数量已稳居东北第一,去年回程班列数量又创历史新高。成为东北对外经济的重要“发力点”。

2000列中欧班列的发出,构建起稳定的跨境物流供应链。其开行规模已成功带动跨境电商、高端制造等企业在沈阳集聚,既实现了“一列牵动、多城联动、多式联运”的发展格局。又实现了东经与境外“枢纽对枢纽”的高效直达。

从“单向输出”到“双向互赢”。过去,中欧班列常被视为“中国制造”的“出海专列”,产品出口的多,进口的少。但近年来,班列不再是简单的“货物运输线”,而是成为连接中国与欧亚市场的“双向桥梁”。通过专列,我国东北的装备制造、农产品等特色产品打通了欧亚国际市场,回程顺道带回欧洲产品以及中亚的能源产品,双向贸易让国内市场更加丰富。通过班列出口欧亚各国,既又有效降低了国际物流成本,并有效缩短了交货周期。沈阳集结中心的数据显示,回程班列数量、利用率逐年递升。

用“班列织网”推“产业聚变”。沈阳集结中心通过班列的融合,吸引了长三角、京津冀及其他地区的跨境电商、高端制造业等企业汇聚沈阳,通过“六大口岸”与“20余国50余城”形成产业“链群”,将东北的“产业优势”(装备制造、农产品)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以沈阳为核心的跨境产业生态圈正悄然形成。在人们的眼中,中欧班列不仅是运输工具,更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连通器”。

以“硬核内功”促“质高快稳”。在沈阳集结中心,铁路部门“硬件升级”与“数字赋能”的双重突破,自主研发的铁路物流信息平台大显身手,实现了铁路、海关、企业数据实时共享,有效提升了通关效率。沈阳单日最高往返开行9列班列,10天即抵达莫斯科,比海运快3倍,成本只有空运的五分之一。班列从发运到清关的全流程时间大幅压缩;同时升级场站装备,解决了货场拥挤导致的“压车”问题,让班列“随到随走”成为常态。

2000列中欧班列的开行,赋能东北振兴新征程。它不仅承载着货物的运输,更要串联起欧亚物流乃至“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的产业链。不断展现东北开放型经济升级的缩影。

(来源:中国网 作者:金博学 张伟刚 林杨 原题:中欧班列双向互赢 赋能东北振兴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