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助力东北外贸跑出“加速度”
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于10月14日往返开行班列顺利突破2000列,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于2023年正式投入运营,短短两年时间,集结中心运输的货物累计超过了22万标箱,服务国内外企业2000余家,年平均进出口货物价值突破2亿美元。今年以来,国铁沈阳局持续推进升级枢纽硬件,不断优化场站布局、升级装卸设备,集结中心的堆存能力和作业效率显著提升,使得单日最高往返开行达到9列,班列开行数量始终保持在东北第一的位置。

位于沈阳市的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是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形成了连接满洲里、绥芬河等六大口岸的运输通道,物流运输网络覆盖20多个国家50多座城市,其核心物流枢纽的重要地位不容小觑。每天都有多趟班列从集结中心平稳驶出,这些班列沿着跨境铁路干线向沿途各国奔赴,安全、可靠地将包括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医疗器械等在内的“中国制造”产品送达欧洲各国市场,让更多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制造”、认可“中国制造”。得益于运输时间短、运输成本低的显著优势,这一物流体系不断辐射沿途数国家,显著降低各国企业的物流负担,为各国上千家企业开辟了新的可切入赛道和实现业务增长的宝贵商机,帮助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拓展国际贸易渠道。同时,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很好地促进了东北地区产业升级,资源越来越丰富,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挑战。集结中心已然成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力见证,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合作共赢作用。
近年来,随着集结中心每日往返开行列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开行城市的逐渐增多、通行效率的持续提升,为东北各类传统优势产业打开了欧洲新市场,双向贸易规模稳步扩大,现在的集结中心汇集了5000种各类贸易商品,一方面,通过班列出口的当地特色产品不断增长,价格竞争力在欧洲市场不断增强,市场占有率也稳步上升;另一方面,便利了东北进口欧洲先进设备、技术及各类优质商品,很好的满足了东北本地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外贸互赢的格局也吸引了贸易企业向东北集聚,一些跨境电商、高端制造等企业在沈阳落脚发展,创造了一批就业岗位,为东北本地产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东北的本地企业则通过引进欧洲智能制造技术,提升了生产自动化水平,带动了产业创新升级,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势必会不断推动东北三省物流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通过优化场站布局、升级装卸设备,依托铁路物流信息平台等手段,持续提升沈阳作为东北亚物流节点的辐射能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贡献铁路力量。
(来源:中国网 作者:张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