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十年坚守:李海超的“踏实”答卷(图)

2025-09-26 23:5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提起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鹰潭工务机械段线路大修三车间换枕测量班副班组长李海超,车间的职工们总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这个带着东北人爽朗劲儿的小伙,2015年“告别”黑土地,怀揣着对铁路事业的热忱来到赣闽大地。十年的时间流转,他从一名懵懂线路工,一步步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而支撑他蜕变的“诀窍”,始终只有朴素的六个字——“踏踏实实干活”。


2025年9月19日,李海超进行线路检查。高晋 摄

刚参加工作的李海超对工作也不适应,书本上学到的铁路线路理论知识,一到现场实操就显得“水土不服”。“既然底子薄,就从最基础的学起。”李海超从最基础的学起,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追着师傅问、拿着本子记,从线路测量的基本流程,到指挥大机作业的操作细节,他一点点啃下“硬骨头”,业务水平肉眼可见地提升,逐步走上了副班组长的岗位。


2025年8月14日,李海超进行作业联控。高晋 摄

成为副班组长后,他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如何在有限的“天窗”时间里调动职工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成了他每天琢磨的“头等事”。为了提高作业效率,他把班组分成“测量组”“捣固组”“检查组”三个小组,三个小组各司其职,协同做好工作。每天开工前,他都会提前半小时召集大家开“班前会”,把当天的任务量、每个人的职责分工、安全注意事项一一讲清,确保施工安全有序。

多年的一线实践,还让李海超摸出了不少“独家窍门”。捣固车仪表显示的数字和实际起道量有偏差,同一型号捣固车的偏差值也存在差别。“这些数据没法靠书本学,只能靠一次次实操摸索。”为此,李海超每次作业前都会提前测量线路基础数据,分析列车通过后的“下沉量”,把每台设备的“脾气”都记在本子上、刻在脑子里,再根据这些经验优化作业参数,让作业精度越来越高。质量检查环节,李海超同样不打折扣。每次作业结束,无论多么疲惫,他都会对线路高低、方向、水平、正矢、侧边距等数据进行认真精确的测量,确认线路达到列车运行标准。

在2025年鹰厦铁路集中修施工中,李海超又一次迎来挑战。鹰厦铁路沿山脉修建,小半径曲线较多,其中有两段清筛作业地段的圆曲线长度不足10米,捣固车作业难度极大。为此,他根据曲线半径、超高、圆曲线长度等具体线路条件,精确计算和调整捣固车作业的各项参数,适当缩短缓和曲线长度,延长圆曲线长度,确保作业效果。并适当降低捣固车作业速度,增加捣固次数,以提高道床的密实度和稳定性。在他和工友的共同努力下,该地段大机作业后线路优良率达到100%。

“作为一名铁路工人,就得踏踏实实,认真负责地干好活。”这是李海超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也一直在用行动践行。

(来源:中国网 作者:高晋)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