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票价“打折”受赞,折射铁路怎样的变化?

2025-09-23 14:5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国铁济南局首次推出“高铁齐鲁通”月票、季票产品的消息引爆北方亲朋好友的朋友圈。该产品不仅可以满足省内各城市间上班通勤和商务差旅等旅客的高频出行需求,而且进一步降低企业差旅及旅客交通成本,激活区域人员流动与商务往来活力,持续提升山东高铁网的运营效率和服务品质,让高铁出行购票如城市公交一样便捷舒适。

自2023年11月10日开始,铁路部门从福夏高铁试点进行30日定期票、20次计次票业务,到2025年04月多地铁路部门在济郑高铁、郑阜高铁、郑渝高铁上线“月票”。这种打破传统客票打破了乘坐火车须指定日期和车次,方便了旅客在有效时间内乘坐符合条件的任何一趟车次,节约了时间成本和交通出行出行成本。加上对高铁“月票”实行动态优惠折扣,将大大吸引更多的老百姓选择铁路出行。以郑渝高铁郑州东站至南阳东站的二等座为例,购买“55次/30日”二等座定期票,单次立省52.6元,总共可节省2893元。

对于旅客来说铁路打折是最能够让消费者感受到铁路发展变化的直观体现之一。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加上车票素有“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之称,因此铁路票价备受关注。而如今面对着铁路部门推行的“月票”实行范围不断扩大,票价打折幅度越来越大,我们公众获得高铁飞速发展带来的红利也越来越多。

第一,推行“高铁月票”实行折扣优惠象征着铁路走向市场化的坚定决心。过去几十年车票不管卖多卖少总之在价格上打着“数十年不动”的口号,虽然表面上看着铁路一层不变的票价让我们处在物价飞涨的时代里的人感觉很便宜,但总的说来它折射出“跟不上潮流”的特性。加上以前火车票打折只是部分范围试点,例如2017年5月在京津城际铁路推行月票制,并没有在其他非城际铁路上推行。随着铁路部别逐步走向市场化道路,也让民众体验票价的“变时代”。让群众得到实惠的同时加深市场化理念,从而对铁路整体格局的变化都起到关键性作用。总的来说,铁路票价折扣折射出一个企业深层次发展变化,这种改变是具有市场化意义,更聚焦民生福祉。

第二,铁路部门打折优惠机制已经逐步成熟,高铁平民化的时代逐步到来。从2017年城际铁路试点高铁“月票”到2023年高铁正线开始试水,再到2025年高铁“月票”折扣优惠范围进一步扩大。过去,公众十分期待高铁可以纳入打折行列,但高铁票价打折的方式、维护成本的考量等多种考量的相互交错,因此打折机制全面铺开的时机还不够成熟,还需要分区域分地方进行逐步推进。高铁票价实行“月票”、“季票”制对我们广大老百姓来说是一种铁路福利的释放。能够乘坐高铁出行的人大多数看中的是高铁出行的安全、准点、舒适。现在高铁逐步实行“月票、季票”制,意味着铁路部门有意将高铁变成和城市公交一样的平民化消费,使得高铁贴近百姓生活需求,更有利于人们选择高铁出行,公众也能够更加支持高铁线路的建设发展。

第三,高铁票实行“月票”制是一种营销策略,折射出铁路在提升旅客出行体验的同时更加注重背后的民生福祉。如铁路部门与地铁单位、城市公交等部门形成合力,接驳地点无缝对接,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压力。随着铁路部门“月票、季票”的不断推广,更多的旅客选择余地更多,比如短程和远程的旅客将会选择高铁出行,从而缓解小汽车、长途汽车、飞机的压力。不止如此,铁路票价的折扣优惠将形成西虹效应带动其他交通系统推出各自的优惠。优惠多了,对我们公众而言,选择更多、好处更多。

从以上三点我们不难发现,铁路部门推行的“月票”、“季票”产品将进一步加速推动都市圈融合发展,畅通国内运输大循环;也让公众出行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进一步缩减,这对于铁路部门也是一项双赢的民心举措。

(来源:中国网 作者:黄亮亮)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