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代售点尚未消逝,温情依旧延续(图)
近日,有网友称火车票代售点“又旧又没人”,应该淘汰了。12306积极回应“老年人需要”的话题,引发热议。数字化的浪潮到来多年,几乎是席卷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张火车票,所包涵的可不只是出行凭证,更映出时代发展下对人的思考。表面而言,是新兴科技与传统模式间的不契合。深层而言,这是铁路部门在高速发展的时代,对人的坚守、初心不改,践行为民众服务的温情答卷。一个又一个泛黄的招牌并非“弃子”,而是人文关怀的“明灯”,照亮了被数字化时代遗忘的人们出行之路。
时代发展,不单单只有淘汰。科技的发展,使“人山人海”转变成“指尖微动”,“无纸化”、“线上化”逐渐成为主流,效率得以大幅提高,可这也不表明发展是能一刀切的,也不该放弃部分群体的便利。线上买票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的确为难住了小部分人群,是他们难以跨越的数字“高墙”。
保留火车票代售点,是对当前困境所做出的积极应对举措。铁路部门并非固守现状,而是耐心等待着那些被遗忘的人们。以线下窗口,填补线上空白,凭借人工服务,破除数字“高墙”,给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
铁路部门的服务,其底色是关爱之理。钢轨不只是冰冷的钢铁,更是情感的系带。 从暑运到诗和远方、春运到团圆、务工到探亲,一次次美好因铁路而邂逅。代售点的保留,让不擅长线上买票的群体,只需走进窗口,就能有专人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买票服务。
在变迁中,尽显担当与温度。针对部分网友提出的取消代售点的想法,铁路部门以赓续为民的情怀,本着只要还有人需要,就不能取消的初心——一位江苏的网友分享,自己给家中孩子和老人购买卧铺时,一开始进展并不顺利,但最终在代售点买到了需要的车票。看似细微的小点,却能让需要它的人安下心来。
一个又一个火车票代售点坐落在华夏的土地上,虽然招牌已经泛黄,但并不影响它传递速度与温情,铁路部门坚持“一个也不能落下”的原则,用心用情去服务每一位需要它的旅客。
火车轰鸣,在华夏大地间流动,既是社会变迁的缩影,也是中国流动的脉络。完成一个又一个超越的同时,站在新的起点上,也不忘慢走,等待着那些步伐稍慢的人。
(来源:中国网 作者: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