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电气化铁路的持续发展,护航中国高质量发展

2025-09-16 14:5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里程超过12万公里,电化率达75.8%。电气化铁路的持续发展,正护航中国高质量发展。

电气化铁路实现能效提升。“四电系统”作为列车动力“中枢”,是列车载重量提高的“重中之重”,有了它就相当于给列车安上了“电机”。在“四电系统”的加持下,3辆宝成线上的机车能实现2400吨载重牵引,大秦铁路能实现1万、2万吨列车开行,大宗货物的物流成本逐渐降低;客运高铁列车,牵引重量约900吨,复兴号CR400动车组,运营时速可达350公里,旅客出行更快捷,带给人民以实实在在的“时代红利”。

技术自主化带来科技提升。铁路有技术密集型特点,建造一条铁路,涉及的产业链长、设备设施多,尤其在高寒、高温、高湿、高海拔等复杂环境下,对设备标准、生产工艺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如高铁接触网,高铁列车的唯一动力源,被比喻成“生命线”。为了保证动车组取电效率高、稳定性强,导线也要相应地具有高强度、高导电性、耐高温软化、耐磨损等特性。科研专家用3年时间,研制出高强高导的铜铬锆合金接触线,让时速400公里的高铁列车实现安全、稳定、低成本运行。中国铁路从实际需求出发,不断“练内功”“强筋骨”,在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同时,自主创新关键技术,把铁路科技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数智化应用提升养护效率。2019年,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牵头下,京沪高铁维管公司与商汤科技合作,开发出高速铁路4C视觉智能分析系统,相比以往采集完照片后由工程师甄别的方式,能更加有效地发现隐患,大幅提升整体效率。数智化应用正多点开花,监测自然灾害和异物侵限,智能巡检牵引变电设备,自动检测道岔缺口变化……利用大数据、5G、云计算、无人机、图像识别系统和智能化装备等新手段,中国铁路运维成本逐渐降低,运维效率不断提升。

电气化铁路不断延伸,中国“智造”扛起重任,“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愿景也逐渐照进现实。相信以铁路部门的智慧、担当和责任,中国铁路将为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来源:中国网 作者:罗旭)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