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稳”字写在方向盘上的平安“驶”者
在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公司长沙客运段长沙南高铁整备车间停车场,有个身影常年与晨曦同行、伴余晖而归。清晨天未亮,他已围着车辆逐项排查;傍晚夕阳斜,他亮着车灯缓缓驶入停车场。他就是车间汽车司机王斌,用十余年光阴,在方向盘上写满“勤恳”的老铁路人。
2025年9月14日,长沙南高铁整备车间司机王斌在安全驾驶。周劲 摄
“安全密码”:把“保障”刻在细节里
“车子是我的老伙计,待它好,它才能护好运营。”这是王斌常挂在嘴边的话。检查车辆时,他蹲地查轮胎磨损、抠纹路里的小石子,伸手摸刹车盘测温度,开盖核对机油与冷却液刻度,连车窗清洁度都不放过。
正是这份“吹毛求疵”的细致,让他负责的车辆,从未因维护不当出过错。对王斌而言,安全从不是口号,而是藏在每一次弯腰、每一次触摸里,真正始于车轮之下。
2025年9月14日,长沙南高铁整备车间司机王斌在检查机油刻度。周劲 摄
“轻车熟路”:心里装着一本“行车路账”
“没有王斌的‘稳’,我们的‘快’就没底气。”车间同事常说。作为后勤保障司机,既要赶时效,又要应对难走的山路,快不得也慢不得,王斌心里早装了本“路账”:哪段路有暗坑、哪个弯道要减速,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有次下大雪,需往长沙西综合组送物资,山路结冰打滑。王斌凭着“路账”精准避开险段,快速挂好防滑链,一路上小心翼翼控速,最终准时送达。库管员握着他冻红的手道谢时,他只憨厚笑:“这是我该做的,不能耽误生产。”
“每趟启程”:把对家的牵挂化作动力
王斌家在衡阳,常年通勤的他,最愧疚的是对妻子和女儿的陪伴。孩子小时候常问“爸爸去哪儿了”,这句话成了他心里的软刺。但他从不多言,只把相聚的时光刻进心里。行车路上,一遍遍回味家人的笑容,又一次次期待下一次相逢。
“既然选了这份工作,就要做好。”他把愧疚转化为动力,早出晚归守好岗位。如今孩子渐渐长大,不仅体谅他的辛苦,还主动努力学习,这份懂事,成了王斌最暖心的慰藉。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王斌却用日复一日的勤恳、年复一年的坚守,在平凡岗位上交出了“初心答卷”。
王斌的故事,恰是无数铁路人“螺丝钉”精神的缩影:在平凡里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精,用每一次安全驾驶、每一份默默付出,为铁路运输保驾护航,也给每一趟旅程、每一位同行者,递去最踏实的“安全感”。
(来源:中国网 作者:周劲 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