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车票“谢幕”,让说走就走的旅行更顺畅
近日,“纸质火车票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这一话题引发了一众网友的热议。准确来说是从今年9月30日起,纸质报销凭证将全面停用,由电子发票替代。实际上乘坐火车出行,早已无需使用纸质车票了,身份证、二维码以及人脸识别都可进站乘车,火车票的作用更多是差旅乘客的报销凭证。
方寸车票见证速度的突破。我国火车票演变史,是速度的提升,是服务的升级,更是科技的进步。从最早的手写纸板火车票,到1997年机打软纸火车票,再到磁介质火车票,直到如今的无纸化火车票。我们告别的不仅仅是一张纸车票,而是取票时长长的队伍,检票时漫长的等待。检票时的“咔哒”声变成了自动检票闸机的“滴”一声。大大提升了旅客进站效率,减少了等候时间。我国铁路的提速不仅只是针对车速,而是从每一处服务细节全面提升旅客出行效率。而这小小的车票都是每一次速度提升的有力见证者。
方寸车票见证运载力的飞跃。经历过纸版票、软纸票时期的老人常说的一句话是“火车票丢了就像丢了半条命一样”,那个时期线路、运载力有限,往往一票难求。随着计算机系统普及推广,磁介质火车票“上岗”,在2010年春运更是实现了火车票实名制,旅客再也不用担心丢票的问题。而到如今随着“八纵八横”路网规划愈发完善,我国铁路运载力有了质的飞跃,让抢票成为了过去式。
方寸车票见证科技化的革新。电子客票、电子发票是我国铁路迈向科技化发展的有力写照。它们简化了出行乘车流程,加快出行效率。相较于纸质车票,在节约了大量纸资源,让铁路出行更环保的同时更便于保存。不仅如此,智能调度系统、自动驾驶技术、车站智能导航等一众前沿科技应用到铁路各个环节,为每一位旅客出行保驾护航。
纸质火车票的“退休”是一场体面的告别,是其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再以电子客票、电子发票的方式迎来了“新生”,更是新旅程的起点,一张小小的车票贯穿了铁路的百年奋进路,见证了太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来源:中国网 作者:庄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