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有温度:共情是情绪价值“拉满”的密码
“服务是一种礼仪,但我一个人给旅客提供良好的情绪价值远远不够,所有列车工作人员都能给旅客提供良好的情绪价值,才是服务的高标准。所以,我不仅要自己诚心待客、严格执行各项工作标准,而且要向身边的工作人员传递良好情绪,并最终让这种正向情绪转化为旅客的良好乘车体验!” 这是9月5日《人民铁道报》报道一位高铁列车长闫思航的情绪价值密码:心中有旅客,服务更有温度。
高铁的快捷,改变了时空距离;而服务的共情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何为共情?在《共情的力量》一书中,作者亚瑟·乔拉米卡利等人将之解释为,“那种能看透别人的内心和灵魂、知道他们的想法、感受他们的情绪的能力”。闫思航和列车工作人员或送别旅客,或协助重点旅客安全下车,和谐温馨的画面,就是一种能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做出回应的能力。
暑运期间,旅客流量大、需求杂,因赶车匆忙而焦虑,因携带行李不便而烦躁,还有因出行计划变动而不安。此时,列车工作人员一句耐心的指引、一次主动的帮扶、一番温和的解释,看似微小,却能及时缓解旅客的负面情绪,让旅途舒心满意。的确,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也决定高度,细致、耐心的服务会让旅客有一个舒心的旅程,会让平平的服务质量提升一个新的高度。这种共情、共鸣的能力,始终与过硬的服务水准相结合。若没有对列车设备设施、换乘信息、应急处理的熟练掌握,再热情的态度也难以解决旅客的实际问题;若缺乏高效的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面对突发情况时,情绪安抚也会显得苍白。
从“说走就走”的旅行到“一触即达”的包裹,“流动的中国”不以山海为远,背后离不开铁路网的坚强支撑,离不开“铁路人”的悉心保障。“满意不是标准,标准是更满意”,最美铁路人杭州客运段“西子号”列车长车菲菲的这句话,道出了铁路人对服务品质的极致追求。又如深圳北站,“迎春花”服务队队长李元创立“三步服务法”,助1.2万名视障旅客出行无忧;南宁东站,民警高明伟为旅客群众寻回遗失物品7000余件,挽回财产损失1000余万元……出行是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一,做好服务保障是重中之重。把群众心上事当作自己上心事,铁路服务人员在细节上多想一层、多做一步,才造就了更加安心的出行选择、更加舒心的出行体验。铁路服务将“共情”融入每一个环节,让运输流程有了情感温度,也让“安全、便捷、温馨”不再是口号,成为旅客实实在在的出行体验。这正是暑运中最动人的“情绪价值”,也是让出行之路更暖、更顺的关键密码。
(来源:中国网 作者:陈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