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钢铁巨龙运煤九十亿吨,大秦铁路创造新记录

2025-09-02 15:1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5年8月21日上午9点50分,73003次2万吨重载列车从大同湖东车站驶出。大秦铁路累计货运量突破90亿吨大关,创造了全球铁路重载领域单条铁路货运量的新记录。

烈日下的马鞍山货运站。 邵俣澄 摄

这条西起大同、东至秦皇岛,横跨653公里晋冀大地的能源大动脉,以不到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1%的线路长度,完成了全国五分之一的煤炭运量,辐射全国26个省区市。这条铁路如同“煤河”一般流淌,以每秒超12吨的磅礴气势,将能量运输给全国各大电网、300多家主要电厂和6000多家企业,将温暖送进千家万户。

筚路蓝缕筑基业,世界标杆展锋芒:一条铁路,见证中国的伟大征程。回望1985年的寒冬,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西煤东运”的通道尚未打通,国家毅然决定建设这条铁路,超7万筑路大军集结在寒风刺骨的太行山与燕山山脉,在桑干河上破冰开路,于悬崖峭壁间抡镐挥锤。1988年,跨越189条河流、穿越39座主峰、架起313座桥梁、打通45座隧道的一期大秦铁路工程竣工。首年运量仅2千余万吨,当时人们没想到的是,在30多年后的今天,这条自1992年贯通的钢铁动脉,已然成长为中国铁路运输史上最壮丽的史诗。2004年大秦铁路累计货运量首次突破10亿吨,2008年实现第二个10亿吨,2011年实现第三个10亿吨,而后每隔两年半就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三十年风雨兼程,大秦铁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终于在今年创造了90亿吨的运量奇迹。

自主创新铸实力,重载技术领全球:中国重载,书写大国的技术华章。自大秦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以来,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参考,只能依靠长期的艰苦奋斗、探索实践和自主创新。2014年4月2日是一个足以载入铁路重载领域史册的日子。一列由4台电力机车牵引、编组315节车厢、总长3.8公里的3万吨重载试验列车在大秦铁路上试运成功,中国自此成为了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掌握3万吨铁路重载技术的国家之一。现如今,大秦铁路日均发车80列,平均每15分钟就能发送一趟2.1万吨级重载列车。大秦铁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铁路重载技术的创新史,从追赶到引领,大秦铁路仅用30余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百年的技术征途。

绿色转型破旧局,技术发展创新篇:中国实践,擘画技术的未来图景。大秦铁路主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大秦铁路90亿吨煤炭运量相比公路运输,累计节约标准煤约99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4亿吨。技术创新永无止境,如今的大秦铁路正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开启智能重载运输的新篇章。在大秦铁路的数字化调度指挥中心,第三代调度集中系统(CTC)的全面使用标志着调控已经完成数字化转变,牵引动力全面升级为国产大功率电力机车,数字化检修车辆将检修效率提升20%,动态图像检测系统将2万吨重载列车故障识别速度提升近一倍。

在90亿吨这个数字的背后,是中国百年发展史、奋斗史的生动注脚,是大秦铁路历经三十载的风雨兼程,是一代又一代铁路人挥洒汗水铸就的辉煌。这条铁路已经实现了每年煤炭运输量4.5亿吨的运载能力,能源运输在中国将不再是难题,大秦铁路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砥砺前行,让世界看到中国技术和中国力量,攀登上全球铁路重载领域的新高锋。

(来源:中国网 作者:邵俣澄)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