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最美铁路人”用坚守点亮平安出行路(图)

2025-08-27 13:40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8月22日,中央宣传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举办《闪亮的名字——最美铁路人》发布仪式,丁巧仁、王婷婷、孔祥配、车菲菲、李元、王超等10名先进个人光荣当选。他们不是遥不可及的“大人物”,却在各自岗位上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

“最美铁路人”的故事里,最动人的是那份把“铁路事”当成“自家事”的热忱。丁巧仁在大秦铁路通信一线一待就是31年,从老款模拟电台到如今的5G设备,从GSM-R数字网络到北斗导航应用,他带着团队啃下26项科研硬骨头,完成21次技术革新,还为企业省下2300多万元成本,正是有他这样的“通信守护者”,“西煤东运”的能源大动脉才能常年畅通,我们冬天取暖、日常用电才有了稳定保障。还有陕北货运一线的王婷婷,20年跑遍矿区、对接客户,全力推动“公转铁”运输,单2024年就帮企业节省300多万元运费,让“北煤南运”的最后一段路走得更顺。他们不是天生就擅长这些,只是把对铁路的热爱,揉进了日复一日的工作里,用坚守诠释着“铁路兴则大家安”的朴素道理。

这些“最美铁路人”的专业劲儿,更让我们看到“精益求精”不是口号,而是实打实的行动。想坐高铁时又快又稳?那得感谢像孔祥配这样的“高铁试飞员”。他在动车组驾驶领域6年考下6本驾照,14次参与高铁新线联调联试,还总结出“12字操纵法”成了司机们的“行车宝典”。就连台风“利奇马”来袭时,他都顶着风险以385公里时速完成线路测试,为我们的安全出行把好技术关。还有车辆检修师傅王超,练就了“芯片焊接”的绝活儿,能精准焊好200脚的芯片,带领团队修好4000多件高价值配件,研发20多项工具成果,省下4000多万元成本。现在坐智能高铁、逛智慧车站时总觉得方便又先进,其实都是这些铁路人跳出“舒适区”,一点点钻研、一遍遍打磨换来的。

最让人暖心的,是“最美铁路人”在关键时刻的担当。谁没遇到过出行中的突发状况?G43次列车因暴雪滞留时,车菲菲7个小时没歇脚,一边安抚焦虑的旅客,一边忙着照顾高烧的婴儿,用温暖服务让冰冷的滞留旅途有了温度。在海拔3000多米的祁连山隧道群,陈永红一守就是11年,6.9级地震发生后,他带着团队26小时连轴转排查隐患,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里,他们咬牙抢修接触网,只为让兰新高铁尽快恢复畅通。这些人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藏着最实在的“实干”——汛期守着线路防险情,春运顶着压力保调度,新线建设加班加点赶进度。正是他们多走一步的巡查、多查一项的检修、多问一句的关心,才让我们的每一次出行都更安心。

其实我们和“最美铁路人”的距离并不远:坐火车时,他们是驾驶列车的司机、检修设备的师傅、服务旅客的乘务员;日常生活里,他们是守护能源运输的保障者、推动铁路升级的创新者。他们用热爱、专业和担当,把“铁路梦”融入了我们的“出行梦”。

愿更多人能看见“最美铁路人”的光芒,也愿我们都能从他们的故事里汲取力量,把平凡的日子过得有温度、有力量,一起为更好的生活努力。

(来源:中国网 作者:徐锐攀)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