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时评:“钢铁动脉”赋能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2025-08-21 13:47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今年1至7月,中国铁路累计发送货物23.31亿吨,日均装车18.33万车,同比分别增长3.3%、4.1%,创历史同期新高。这些跳动的数据充分展现了铁路货运的澎湃动能——从能源保供到产业升级,从物流革新到开放合作,铁路货运稳中有进、量质齐升,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8月19日,义务西站货场内一列列中欧班列整装待发。王槺 摄

物资保障,筑牢经济运行的“生命线”。通过优化运输径路、开辟电煤“绿色通道”,铁路部门将山西、陕西、内蒙古等主产区煤炭以最快速度送达华东、华南等用电负荷中心,确保电厂存煤可用天数稳定在15天以上。今年前7个月,铁路货运累计发送煤炭11.96亿吨,其中电煤8.16亿吨;矿产建材、冶炼物资、粮食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3.6%、8.2%、12.7%——铁路用“大动脉”的畅通,托住了农业、工业、能源等基础产业的“基本盘”。

服务升级,重构现代物流的“生态链”。今年来,铁路货运的服务创新已从“单一运输”迈向“全链赋能”。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铁路部门提供“门到门”“点到点”的定制化服务,既降低了企业仓储与转运成本,又提升了整体物流效率。95306平台上线的60条联运“一单制”线路,打破了传统运输的“信息孤岛”——货主只需一张电子运单,即可完成铁路、水运、公路的无缝衔接。更别提“运费贷”等物流金融服务的提质扩容,让中小物流企业无需抵押即可获得资金支持,有效缓解了“运单多、收款慢”的资金压力。这种“物流+金融”的创新,不仅激活了物流行业的“毛细血管”,更以金融活水灌溉了实体经济的“田间地头”。

跨境运输,架起高水平开放的“钢铁桥”。今年以来,中亚班列累计开行8526列,同比去年增长23.2%;中老铁路跨境货运量达344.1万吨,同比增长6.4%。中欧班列、中亚班列、中老铁路的跨境运输数据,勾勒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图景:从义乌出发的“钢铁驼队”,搭载着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工程机械等“中国智造”,抵达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国;返程时则满载着小麦、坚果、矿产等特色产品,形成“双向共赢”的贸易循环,保障了国际供应链稳定,更推动了“中国制造”与全球市场的深度对接。

铁路货运交出23.31亿吨“成绩单”的背后,不仅有“量”的积累,更有“质”的跃升。未来,随着“公转铁”战略深化、智慧物流技术应用、国际铁路通道拓展,中国铁路必将以创新之姿,继续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来源:中国网 作者:王槺)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