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票政策的调整看铁路服务变化(图)
临近开学,学生票的优惠政策成为了学生们关注的重点,恰逢国铁集团公布了学生票优惠的调整,既牵动了学生们的心,也暗示着铁路部门关于旅客服务的持续优化。
在创新中树立铁路服务标杆。以前对于学生票的使用限制比较多,此次学生票优惠新规中重点提到了使用时段、折扣标准、座位选择等方面的调整,总的来说,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便利。把寒暑假的固定时间段使用学生票优惠调整为全学年可用;把二等座公布票价折扣变为一等座、卧铺多席别执行票价灵活折扣。这次调整的另一个亮点是大幅放宽家庭居住地变更要求,学生的家庭居住地信息可随时依据实际情况申请修改,不受户籍或学校变动的影响。学生的出行主要的考虑因素无非两个,一个是时间安排紧凑,另一个是经济能力有限,铁路关于学生票优惠的这些调整,每一条都对标学生群体最迫切的需求,缓解了学生群体在高峰期的购票压力,又降低了学生的出行成本。
在细节中维护学生出行体验。精准的关怀是这次学生票调整的亮点之一。调整之前,买学生票要到固定地点进行资质核验,上传材料比较繁琐,乘车区间修改较为麻烦,退票后的优惠次数减少,困扰很多学生。这次调整,铁路部门紧跟数字化时代脚步,让数据上传代替人工跑腿。不管是资质核验还是乘车区间修改,不论是退票次数的可恢复还是购票流程的更便捷,铁路部门都将数字化运用到全过程当中。实现了学信网数据“秒级核验”,12306系统匹配最优车次,退票优惠次数实时返还,看着不难实际上相当于整个体系的重构。为了便捷学生出行,铁路部门把麻烦揽到自己身上,依托成熟的科技体系,护航每一位学生的出行。
在使命中展现大国企业担当。铁路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铁路也有大国企业的责任和担当。学生票政策的调整,是铁路部门用流动的钢铁脉络编织一张托举学生的网。学生票的优惠最低能打到四折,公办民办院校都能享受,这对学生来说,可能就意味着能多回一次家,多参加一次学术交流,多一次进入大城市面试的机会。当交通成本骤降,学生群体不再受此约束,他们求学之路、追梦之途不说一帆风顺,至少减去几分波折。一张学生票的调整,一如当年铁路修到祖国大江南北,畅通了一代人的出行,串联了一代人的工作,现在又托举了一代人的求学。
从固定的优惠到弹性调整,学生票政策的变化,是铁路服务升级转型的又一个生动注脚。改革,往往就体现在这些关乎日常却又微乎寻常的改进之中。近年来,伴随着银发专列的开行、跨境列车的通畅、电子客票的普及,中国铁路始终用更精细、更人性化的服务,让每一名旅客的出行更舒适。学生票的调整虽小,我们却能明显地看到铁路服务升级的前进方向。
(来源:中国网 作者:刘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