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时评:攻坚克难穿贺兰,打开西部高铁新通道

2025-08-20 10:49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高铁一响,黄金万两”。8月16日,我国首座穿越贺兰山的铁路隧道,包银高铁银川至巴彦浩特支线,贺兰山隧道顺利实现全隧贯通。作为西北发展的“加速器”,高铁对打通区域交通瓶颈、带动沿线产业升级很关键。包银高铁银川至巴彦浩特支线通车后,银川到巴彦浩特的通行时间,会从现在的3个多小时压到1小时左右。宁夏与内蒙古阿拉善的联系会更紧,东部城市到西北内陆的通道也更顺,越来越多沿线群众能享到交通便利的实惠。其实,这条支线对推动宁蒙两地深度协作、激活西北经济活力、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新格局,都有重大战略意义。

哪有什么一帆风顺,不过是有人替我们攻坚克难。据资料显示,包银高铁银巴支线的核心工程——贺兰山隧道,全长8792米,是全线的“硬骨头”。它地处腾格里沙漠与黄河流域交界,地质水文条件极差:要穿6条断层破碎带,最大埋深超230米(相当于76层楼高);还得下穿明长城遗址,要防突泥涌水、岩爆等风险,最大日涌水量达1.2万立方米。它被列为Ⅰ级高风险隧道,也是全线重难点工程。如今隧道顺利贯通,背后是施工团队1500多个日夜的坚守,是建设者顶着沙漠风沙、扛着夏季高温的辛苦付出。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贺兰山隧道施工时,要面对着非常恶劣自然环境。但铁路建设者没退缩:为保护明长城,他们弃用传统钻爆法,改用“机械开挖+C6钻机作业+动态监测”的低扰动技术。这种克服困难、拼搏敬业的精神,让人动容。

现在,我们正朝着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走。人民群众盼着“更便捷的出行、更兴旺的家乡产业、更充足的收入、更完善的保障”。包银高铁银巴支线的推进,就是要让西北发展再快一步,让沿线百姓日子再红火一些,让区域协调发展的蓝图更清晰一些。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当然,推进西部振兴的路上,我们还得“爬雪山”“过草地”。现在,不管是隧道里的建设者,还是田间的农民、车间的工人、校园的老师,无数人都在用行动担起时代使命。只要保持克服困难、拼搏敬业的劲头,新时代的“追梦人”一定能在西北大地上交出更好的答卷。

(来源:中国网 作者:王建滆)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