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多式联运畅通双循环,一单到底提速新丝路

2025-08-20 09:3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物流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其通畅与高效决定经济运行的质量与速度。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州铁路物流中心作为贯通陆海、连接内外的战略枢纽,正以“多式联运、一单到底、物流总包”等创新模式,搭建高效物流通道,为“一带一路”注入澎湃动能。

联通世界:多式联运拓宽“一带一路”新通途

今年3月,福建首趟中亚回程班列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鸣笛启程,跨越6000公里,经霍尔果斯口岸入境,一路风驰电掣直抵福州江阴港,一举破解国际班列“重去空回”顽疾,为国际物流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径。今年5月,“丝路海运”首趟“一箱到底”海铁联运专列从厦门海沧驶出,非洲铜精矿境外装箱后直达龙岩蛟洋,实现“一箱到底”,全程无需换箱,仅凭电子锁查验即可通关。运输周期由15天压缩至6天,单箱成本降低500元,货损率锐减80%。凭借“一次性申报、全程无忧”的“一单制”服务,企业全年物流成本节省逾百万元。

2025年7月22日,江阴港铁路货场。倪小康 摄

制度创新是效率跃升的核心引擎。依托福州海关“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模式”与《中欧班列海铁联运操作规范》,福州铁路物流中心积极推动“一单制”落地实施。企业只需凭“多式联运电子提单”即可完成海运、铁路全程申报,通关时间由4小时锐减至40分钟,与传统海运相比,成本降低了60%,时间缩短超过50%。目前,中欧班列已畅达12国30城,与“丝路海运”形成了陆海联动的大格局,还为非洲、拉美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物流解决方案,为全球物流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畅通国内:定制服务激活区域经济循环

在拓展国际物流网络的同时,福州铁路物流中心持续向内延伸,不断织密国内物流网络,通过全员营销、精准定制、路地协同激活区域物流末梢,成效显著。中心营销团队在3个月内走访了12个产业聚集区,与百余家企业进行对接,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一站直达”方案。今年4月,泉州黄塘首趟“隔日班”白货班列运输时效压缩近120小时,50小时直达成渝;今年5月,首开福建至湖北直达白货班列,仅用5天就直达武汉,较公路运输缩短了2天,物流成本降低了10%。目前,福建已开通至江西、四川、陕西、重庆等内陆省份的货运班列,电子产品、精密仪器等“白货”通过“公转铁”项目实现了安全低碳运输,平均降低企业物流周转成本10%。数据显示,今年1-4月,福建港口海铁联运集装箱达69715标箱,同比增长14.8%,充分彰显了国内物流循环的旺盛活力。有力促进了国内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聚力创新:多元突破为双循环与现代化添劲加速

去年年底,福州铁路物流中心敏锐捕捉新能源汽车出口热潮,与厦门现代码头公司深度联动,成功构建“铁路港+海运直装”高效物流通道。通过组建党员骨干专班全天候响应需求、在铁路货场开辟3100平方米专属停车区等精准举措,彻底打通宁德至厦门高崎的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实现商品车从铁路货场直达海运船舶的无缝衔接,较以往转运模式每年可为企业节省成本600万元。物流金融领域,中心联合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分行创新推出“铁路运费贷”服务,依托国铁95306平台的数据授权优势,为货运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及定向支付服务,单户额度最高可达200万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多式联运方面,中心推动江阴港区创新实施铁路与港口堆场共享模式,将集装箱转运流程由“二倒”精简为“一倒”,使海铁联运作业时间缩短20%、成本降低10%,货物准时交付率显著提升。

这一系列创新实践不仅切实降低了社会综合物流成本,更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注入了强劲的铁路动能。

(来源:中国网 作者:周敏 倪小康)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