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书写“一带一路”发展新篇

2025-08-15 16:0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8月8日,随着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由霍尔果斯站开出驶向德国汉堡,今年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突破6000列,比去年提前了46天。不得不说,从4000列、5000列再到6000列,一次次突破的背后,有力彰显了“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物流通道的强劲活力,同时也见证了中国与沿线各国携手向前发展的坚定步伐。

作为我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从开行首列中欧班列以来,始终扮演着连接亚欧大陆的关键角色。从初期的探索起步到如今的高效运转,班列通行数量持续攀升,这背后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运营机制的持续优化,更是中国与中亚、欧洲国家经贸往来日益密切的生动写照。

口岸班列通行效率的跃升,离不开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新疆铁路部门抓准班列通过的主要环节,在班列接入、集装箱换装和列车解编等重点作业环节下功夫,加强作业流程再造,形成新的班列最快、流程最优的通关方式。口岸进口货物的通过时间由原来的2~3天压缩到16小时以内;入境回程班列换装平均仅需2个小时;车辆周转效率提高20%以上;每天有27列以上的班列准时快速地抵达阿拉山口站,飞奔远方。

跨部门协同的深化,为班列通行注入了更强动能。新疆铁路部门与海关、边检等单位密切协作,共同推行“智慧口岸”工程,运用“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模式,实现了关铁信息实时共享和监管与服务的无缝衔接。此外还成立了班列服务专门窗口、“优先编组+快速验放”通道,给班列的运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班列的奔驰,承载的不仅是货物,更是互利共赢的机遇。“中国制造”的日用百货、机电设备和电子设备等热销至中亚、欧洲,满足当地生产生活需求;而西班牙的红酒、荷兰的奶酪、波兰的苹果等国外优质的商品也可以通过班列走进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这样货通天地、互通有无的贸易关系,不但为促进线路上各地区的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学习,让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落地生根。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班列突破6000列,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合作机制不断健全,这条“钢铁大动脉”定将为我国进一步向沿线各国延展合作空间提供更好的动能,跑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来源:中国网 作者:黄春水 邹洋)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