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烤”验的90后列车“穿针引线”人
“制动软管连结!通风试验!”8月13日,在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车务段伊川车站,连结员蔡海洋头防护帽,身着调车服,头顶烈日穿梭于列车之间有序联控着,汗水不时从脸上滴到脚下发烫的地面上。
2025年8月13日,连结员蔡海洋正在检查车辆安全状态。 杨金科 摄
蔡海洋,今年32岁,中共党员,2015年大学毕业后参加铁路工作,在连结员岗位上已工作了9年。连结员常被大家戏称火车的“穿针引线”人,铁路线上一列列火车的顺畅运行,皆离不开他们一节一节车辆地细心编组,大量的物资都靠他们的工作才能安全有序地通过铁路运输到各地。
连结员工作虽然重要,却也十分辛苦。伊川站是洛阳车务段管内位于焦柳线上的一个三等货运站,作业十分繁忙。暑期气温高,股道和车体的温度能达到五十多度,而为了防止晒伤和烫伤,蔡海洋他们需要身着长袖长裤,带着对讲机、铁鞋等“装备”,衣服往往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他们每天还要在车体旁不停地行走,逐个检查车辆状态,确保安全挂运不出问题,平均每天至少走2万步以上。有时车上装的是煤炭等货物,他们的脸上、手上、衣服上往往在工作中被“染色”,显得蓬头垢面,衣服也脏兮兮的。有时他们还要在车辆上扒下扒下,一旦出现闪失,就会出现危险,只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才能保证作业和人身安全。
2025年8月13日,连结员蔡海洋正在烈日下进行调车作业。 杨金科 摄
“停车、启动、推进、连接……”对讲机声音此起彼伏。一次出场调车作业将近3个小时,一天下来步数超2万步,工作对体力和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虽然工作辛苦,但蔡海洋学习业务知识十分上心。他认真学习规章及相关的技术知识,学不懂他就问工友和师傅,想办法给自己“加餐”补课。为了尽早熟悉站场线路情况,他悉心留意,反复记忆,将站场、线路、道岔、信号机成千上万次地在脑海里刻画,熟记在心。2019年,他在洛阳车务段调车大赛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同时,他的安全意识强,多次防止事故。2022年11月29日,他在站场内作业时,突然发现一处供电接触网上挂有个塑料袋,如果不及时清理掉的话,会对行车安全带来影响,他立即用对讲机报告了车站值班员。不久,相关部门人员闻讯赶来把塑料袋清理掉,确保了行车安全。
2025年8月13日,连结员蔡海洋正在利用工作间隙学习业务知识。 杨金科 摄
“暑期作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既然选择干了这一行,就要把工作干好,绝不能出丝毫问题,必须确保作业安全、高效。”在休息间隙,蔡海洋边说边掏出随身携带的矿泉水,“咚咚咚”一饮而尽……
暑运中的铁路连结员,面对火热的“烤”验,他们用坚守奉献勇挑责任与担当,诠释着初心与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时代使命。
(来源:中国网 作者:杨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