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时评:以实干担当铺就旅客幸福美满之出行路

2025-08-13 15:3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自7月1日至8月1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6亿人次,达到6.16亿人次,同比增长4.0%,铁路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道路通,则百业兴。一条条蜿蜒交织的铁道线,横贯东西,连接南北,沟通了广袤城乡,更串联起社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希望。近年来,铁路部门多向发力,聚力加快路网建设,聚合新兴技术促进运输工作更加安全可靠,聚焦服务举措提质升级,铁路在促进资源整合、人员往来、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牵线搭桥”作用日益凸显。

强化路网建设,加强运力调度,夯实铁路暑期运输“最先一公里”。铁路部门高质量推进“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不断织密铁路网,畅通旅客出行之路。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正式开通运行,重庆-长沙进入4小时高铁圈,有效促进沿线地区人员交往和资源流动整合,为区域发展提供强劲动能;“超级枢纽”重庆东站开通运营,为山城打造“站城景”融合新标杆,助力更多民众享受高铁出行“千里江陵一日还”般的快捷与便捷。铁路部门编制、实行暑期临客运行图,进京、进沪、进穗列车满轴或满编组运行,运能得到充分释放,“铁路+文旅”模式得到更多民众的青睐。注重速度更追求温度,铁路部门用铁轨丈量民心,持续开好公益性“慢火车”,为边远地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便利,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铁力量”,彰显国铁企业良好的政治和社会责任。

加强科技赋能,提升安全保障能力,走好铁路暑期运输“中间一公里”。依托国内最新科研成果,铁路部门加速设备设施迭代升级,保证旅客出行之路更加平稳安全。西安火车站采用AI智能判图设备,精准识别危险品,提高安检效率,提升旅客通行效率,让“排队难”的问题成为历史;天津西等车站通过加装具备“光感调节功能”的遮阳帘等方式,为旅客职工创造相对舒适的候车、工作环境,有效诠释了“科技改变生活”,更助力车站节能减排。紧盯暑期天气变化,铁路部门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加强沿线桥隧涵巡检维护力度,不断筑牢铁路安全运输的基石。国铁广州局借助专用巡检无人机等设备,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告别人工“经验判断”,转向设备“数字感知”,提升隐患识别能力,用铁路维保人员的专业担当助力列车安全驶向远方。

优化站车服务,提供精细化服务,打通铁路服务旅客的“最后一公里”。铁路部门以满足旅客需求为自身工作导向,将民众愿景清单变为企业工作清单,引领“指尖上的服务”持续提质升级。12306客户端开设“学生预约购票服务”专区,进一步优化学生售票服务,全力保障学生旅客便捷购票出行,铁路运输让“诗和远方”触手可及。倾听社会声音,丰富客运产品供给种类,让民众切实在铁路发展改革中受益。高铁宠物托运、“轻装行”服务解锁旅客个性化需求,暖心之举契合旅客需求,更展现国铁企业为民情怀。铁路部门精心组织开行亲子游、研学游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特色旅游列车提供特色餐食和独立卫浴,拉满乘车舒适度,为旅客带来“移动酒店”式旅途体验,从“走得了”到“走得舒适”,铁路出行更加美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暑运过半,铁路部门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期中答卷”,相信在全体铁路人的共同努力下,亿万旅客“说走就走”的幸福将得到更好地守护,2025年铁路暑期运输必将画上圆满的句号。中国铁路将借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全力加速“六个现代化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安全运输、优质服务能力,更好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为“流动的中国”增添更温暖的底色,为中国式现代化平添更多铁路力量。

(来源:中国网 作者:朱峰)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