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时评:新质生产力在货场 黔货迈出崭新一步

2025-08-13 10:23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7月25日,贵州首列满载光伏玻璃的铁路专列从凯里出发,采用铁海联运的运输方式运往印度,标志着“黔货出山”在“走出去”方面迈出了崭新一步。

7月25日,一列满载光伏玻璃的专列从贵州凯里铁路货场鸣笛启程。陈建霖 摄

物流,被视为实体经济的“脉络”,更加智慧、高效的物流体系则是贯穿于生产和消费各个环节之间的新质生产力。近年来,以铁海联运为代表的现代化物流体系正加速构建,以更高效力疏通物流过程中存在的堵点,进一步降低运输所需成本,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长时间以来,自然山川的阻隔一直是贵州等内陆城市开放发展的天然阻碍。以往,物品从内陆运输到沿海地区,需要面临环节多、单据杂、时间长等重重关卡,而铁海联运这样的多式联运物流模式则可以轻松实现“一张提单通江海”,凭借规则相互认可、标准达成统一以及信息实现共享,让不同运输方式之间能够做到无缝衔接。

“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路放行”的多式联运物流模式更聚焦现代社会“货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是服务社会的新质生产力。通过此种方式,货物不仅可以实现“点对点”直达目的地,运输途中繁琐的分拣工作、打包等工作都得到了大幅度的精简,明显地降低了物流成本,也为企业拓展了盈利的空间。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建设现代化物流体系指明了方向。多式联运的物流模式从“物理贯通”到“化学融合”,让物流网络的韧性得到提高,为区域的协调发展以及高水平的开放提供十分坚实的保障。

以服务智能冷链物流为例,其使云南的鲜花可以在一天的时间内从产地运输到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地区,山东的蔬菜隔天能够摆到香港的餐桌上,农产品能够在“最初一公里”实现高效的集中和分散,还可以通过产地附近的深度精细加工实现增值,最后变成深受市场欢迎的产品,这种新质生产力也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

这次从贵州发出来的光伏玻璃专列,是我国内陆城市深度参与到全球产业链的典型例子之一,让更多的“中国制造”能够用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融入到世界市场。

现代化物流的蓬勃发展是新质生产力赋能实体经济的一个典型例子。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作用之下,中欧班列在欧亚大陆上经常来来往往地通行,跨境“一单制”在广西钦州港成功试点……中国智慧物流的方案正在持续不断地对国际经贸规则进行重新塑造。

可以想象,随着物流水平不断地持续提升,当每一件货物都能在智慧物流体系的作用下,按照最优的路径进行高效运输的时候,“地球村”这个概念会更有现实方面的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会得到更加广泛的认知以及认同。

(来源:中国网 作者:钟炼杰 陈建霖)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