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中老铁路在国际联运中跑出“加速度”(图)

2025-08-08 13:2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当一列满载中国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铁路JSQ型专用运输车组,于昆明王家营西站鸣笛启程,穿越崇山峻岭驶入老挝万象南站,单日发运国产新能源汽车达11车95台,创下中老铁路开通商品汽车国际联运业务以来的单日最高纪录。

从初期零散货源到如今多品牌、多货源地的规模化运输格局,中老铁路又一次用“钢铁力量”刷新着人们对跨国联运的想象。这条横跨中老两国的铁路大动脉,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交通枢纽,更在日复一日的繁忙运输中,彰显着新时代国际合作的“铁力量”。

这力量,是打破壁垒的“硬联通”。谁能想到,曾经被崇山峻岭困住的老挝,如今能通过这条铁路实现“陆锁国”到“陆联国”的蜕变?中老铁路用1035公里的钢轨,啃下了200多座桥梁、100多座隧道的硬骨头,更带着中国标准、中国技术扎根中南半岛。如今,东南亚的热带水果3天就能摆上中国超市货架,云南的鲜花48小时就能绽放在曼谷街头,物流成本直降的背后,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攻坚力量,让地理天堑化作发展通途。

这力量,是激活全局的“软联动”。别只看一趟趟列车的来来往往,要看到它们背后的“朋友圈”越扩越大——从初期的中老两国,到如今辐射泰国、越南、缅甸等10多个国家,货物清单从化肥、百货扩展到新能源设备、精密仪器。通车三年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货物超6000万吨,为中国—东盟贸易额添了把“旺火”,更令人振奋的是多式联运网络的纵深发展,“沪滇 澜湄线”“粤滇 澜湄线”国际班列相继开行,“郑和号”海公铁联运班列构建起避开马六甲的战略新通道,这种“一通百通”的效应,正是“铁力量”最生动的注脚。

这力量,更是温暖人心的“心相通”。在老挝段的施工现场,中国技术人员手把手教当地职工操作机械化设备;在边境口岸,中老两国工作人员用双语服务保障通关顺畅;万象站内,“互联互通 青春筑梦”交流活动让两国青年在钢轨上缔结友谊……中老铁路运送的不只是货物,更是信任与希望。它让“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有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和载体,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中老两国人民心中深深扎根。

当满载新能源汽车的班列穿越热带雨林,当“钢铁驼队”的汽笛响彻湄公河畔,中老铁路不仅改写着中南半岛的经济地理,更用铿锵轮轨证明:以“硬联通”奠定基础,以“软联动”激活全局,以“心相通”凝聚共识,这条钢铁动脉必将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更加磅礴的力量。

(来源:中国网 作者:铁发子)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