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吉铁路:北煤南运大动脉,区域发展新引擎
近日,满载3614吨煤炭的83277次列车从陕西省靖边东站开出,携“乌金”一路南下驶向襄州北站。这标志着我国“北煤南运”大通道浩吉铁路累计开行列车正式突破8万列。令人惊叹的数据背后,浩吉铁路北煤南运的动脉功能在持续发挥,区域发展的引擎作用日益凸显。
浩吉铁路全长1813.5公里,北起内蒙古浩勒报吉,一路纵贯陕、晋、豫、鄂、湘,终抵江西吉安,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开通运营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更是国家“北煤南运”战略大通道。
煤炭被誉为工业粮食。长期以来,我国煤炭资源呈“北多南少”分布,华中地区的“用煤大户”们只能望“洋”兴叹。在过去,煤炭必须要先经大秦线东奔入海,再溯长江逆流而上,动辄半月有余;一旦遇台风、汛期,电厂、工厂便只能望“煤”止渴。现如今,浩吉铁路平均每日开行运煤专列47列,单日最高运量突破37万吨,四十八小时内便可让“乌金”出塞,“暖流”入“两湖一江”,实现了产煤区与用煤区“点对点”的直达运输,极大地缓解了沿线区域能源紧张状况。
铁龙所至,产业勃兴。浩吉铁路开通以来,沿线地方政府围绕这条“能源脊梁”,建成物流园(港)10个、产业园(区)11处。其中,陕西靖边、河南邓州、湖北荆州、湖南岳阳、江西上高等物流园、产业园项目形成了集运输、仓储、生产、加工、物流、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商贸中心。我们不难看出,一条“浩吉铁路经济带”的逐渐形成,正在重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助推沿线地区煤炭化工、物流运输、钢制造、装备制造业等产业不断集聚、加速发展。
以荆州为例,这座长江之滨的城市,凭借浩吉铁路与黄金水道交汇的“铁水联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打造华中地区重要的煤炭储配基地和煤化工产业集群,为其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提供了关键支撑,为地方经济装上了“新引擎”。
铁龙驰骋,乌金涌流。浩吉铁路不仅是一条能源大动脉,更是一条经济大走廊。面向未来,这条钢铁长龙将持续放大“北煤南运”战略通道功能,为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乌金”动能,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时代答卷上续写新的钢铁篇章。
(来源:中国网 作者:席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