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客货并进,铁路勾勒发展“新图景”
2025年上半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达22.4亿人次,货物发送量19.8亿吨,呈现出客货两旺的态势,这不仅是铁路运输能力的直观展现,更是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客运服务绘就民生底色。列车上旅客扫码10秒即可完成点餐,25座车站率先试点高铁宠物运输,19座车站最新推出“轻装行”服务……在这些细节里藏着从“基本出行”到“品质体验”的深刻转变。暑运期间,铁路部门新投用121标准组复兴号动车组,日均开行旅客列车高达11183列,运力大幅提升,而公益性“慢火车”穿越群山,则把暖心服务延伸至最偏远的山村,开行972列旅游列车让“火车向着景区开”从口号变为了现实……此外,“熊猫专列”“京和号”“潇湘号”等旅游专列联动景区,在拓展消费场景的同时,以优质服务提升了旅客出行体验。这种“交通+文旅”的融合,让铁路不再只是运输工具,更成为串联美好生活的纽带。
从“运得多”到“运得优”,货运升级激活经济动能。铁路货运的突破,不止于“量的增长”,更在于“质的跃升”。12.2亿吨物流总包合同的签订,标志着铁路从“单一运输”转向“全链条服务”,而在95306平台上线的102条多式联运的“一单制”线路,让825.4万标箱铁水联运货物同比增长18.1%,实现“一单到底”的高效流通。可以看出铁路部门灵活的价格体系、分层的服务选择,让不同的企业都能找到适配方案,铁路物流既当得了保障重点物资的“压舱石”,也做得了服务中小企业的“贴心人”。从电煤运输到粮食直达,从矿建材料到集装箱联运,货运列车的每一公里,都在为经济循环“舒筋活血”。
从“大循环”到“全球通”,跨境运输架起开放桥梁。当口岸交车效率提升、通关便利化加速,东南亚的水果通过中老铁路3天直达国内,欧洲的机械配件经中欧班列高效运送,中国铁路便成为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器”,生动展示了中外好物的“双向奔赴”图景。同时,人员与货物的双向流动更具活力,例如广深港高铁1503.3万人次跨境旅客、中老铁路19.1%的跨境客流增长,与货运量的持续攀升形成了呼应,共同编织起国际经贸的“活力网络”。这种“客货并举”的壮观场面,不仅促就了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更丈量着经济发展的民生温度,不断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储势蓄能。如今,钢铁驼队正改写世界经济地理版图,一条条钢轨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输血管道”。
22.4亿人次的出行需求,19.8亿吨的货物流通,7349列中亚班列的穿梭……一组组上扬的数据,拼凑出铁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景图。未来,随着服务的持续升级,中国铁路必将以更强劲的动能,奏响“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时代强音。
(来源:中国网 作者:张康 郑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