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电煤“快递员”日行16公里(图)
“呜……”7月25日11时48分,莆田烈日当空,在莆田国投港区铁路线旁,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州铁路物流中心莆田营业部莆田东营业室货运员肖健正举目远望,47805次列车带着金属摩擦的锐响缓缓进站。只见他橙色防护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后背,安全帽带下凝结的汗珠滴落在滚烫的道砟上。迎着热辣辣的海风,肖健的“战场”在烈日的刀刃下铺开,成为奋战酷暑一道亮丽的风景。
2025年7月25日,货运员肖健正在检查车辆外观。林涛 摄
暑运以来,闽赣电厂电煤库存急剧下降。莆田东营业室每天要装5列电煤。每列车长度近800米,肖健装车前堵漏加固处理要绕行车辆一圈,装车后三检确认不会发生货物撒漏还要绕行车辆一圈,每列装车要步行、登梯检查3.2公里,一个班下来每天要步行16公里。
“重点检查车底破洞和车体上的裂缝!”11时53分,车刚停稳,肖健佩戴好视频记录仪、手拿电筒,顶着毒辣的日头开始步履不停,行走在轨道边,脚下石碴硌脚滚烫,钢轨与车体反射的强光刺目如针。他眯着眼仔细查看敞车车体,侧板上一道不起眼的裂缝、底板角落隐蔽的小洞,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装载电煤的敞车车型由于上线运行和装卸作业使用频繁,车体部位会有些许裂缝或破洞影响电煤装载安全,这些缝隙一旦疏漏,电煤将在高速运行中如黑沙般倾泻。“电煤专列列车要经过动货混跑区段,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肖健告诉记者。为防止货物撒漏,所有车辆装货前均要由货运员带领装卸工人对车体进行检查处理。
“这里需要重点堵漏!”12时05分,肖健虽已满头大汗,但目光如探针般扫过每一寸钢板,指尖滑过滚烫的车皮,突然指着敞车小门处的一道细长裂缝对装卸工大声喊道。装卸工立即使用泡沫胶对该部位进行喷堵,确认无撒漏风险。如此绕车一周的“围猎”与“缝合”,是装车前必须完成的无声战役。
“开始检查!”14时03分,货场地表温度突破45℃。肖健开始装车后出车质量交接检查,只见他俯身察看堵漏是否有效,指尖探查车门缝隙是否有煤粉残留,再手握近2米长的测温仪,熟练攀上滚烫的车顶。“汗流进眼睛刺得生疼。”肖健抹了一把脸上,脚下热浪升腾,混合着煤尘的气息令人窒息,他将测温仪深深插入煤堆超过1.5米,屏息凝视仪表盘。
“40℃,过关。”一分钟后肖健报出温度。车辆深部煤温是否异常是关键,每趟车他需抽取前、中、后三节车厢,每节车厢前、中、后三点,每处测温不少于一分钟。“电煤怕高温自燃,50℃是警戒线,这个绝不能含糊!”夏季海风强劲,港区扬起的沙尘和煤灰让人睁不开眼,在一趟又一趟的电煤列车检查作业中,只见肖健衣服上沾满煤粉,脸上挂着汗水流下的一道道黑色印记。
“咕噜!咕噜!”14时32分,测温作业完成后,肖健抓起硕大的水壶猛灌了几口,汗珠顺着黝黑的脸庞滚落,顾不上擦一把顺着下巴滴落的汗珠。片刻喘息之后,下一列钢铁巨兽已在热浪蒸腾的地平线上显露出轮廓……
入夏以来,闽赣两省用电量屡创新高,福州铁路物流中心确保每一列满载“黑金”列车安全抵达闽赣电厂。今年截至7月27日,莆田东营业室电煤整车发送量已达312.73万吨,同比增长27%。在这场迎峰度夏的电煤保供攻坚战中,肖健和同事们在烈日下默默坚守,为千家万户送上“夏日清凉”。
(来源:中国网 作者:周敏 黄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