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残疾人专座,不该被“制度漏洞”占用
近日,已经登记为“轮椅重点旅客”乘客徐大爷,在12306 APP上购票时,系统弹窗询问“是否接受系统随机分配残疾人席位”,徐大爷点了同意。可是到了列车上,却发现所持车票并非残疾人专座,而该列车残疾人专座上,却坐着正常的旅客。列车长上前沟通,希望有人能和徐大爷换了位置,但是没人愿意,全程四个小时,徐大爷只能无奈坐在过道中。
“残疾人专用席位”被卖给了普通旅客,以至于残疾人反倒无法使用,这样欠妥的情况,并非铁路部门随意分配残疾人专座,而是由铁路残疾人专座售票方式所产生的。铁路12306官方网站显示,为方便残疾人旅客乘坐火车出行,每趟旅客列车预留一定数量的残疾人旅客专用票额,自预售之日起至始发站开车前24小时,专门发售给符合购票条件的残疾人旅客。但是一般在距离开车前24小时,残疾人专用票不再发售,会归入票务系统,一起对外发售。
因此,本次事件的产生,在于一系列的巧合。刚好残疾人旅客在开车前24小时内改变了行程,然后归入票务系统,被一名普通旅客所购得。
根据国铁集团相关数据,2021年铁路每日预留残疾人专用票额近2万张,实际日均售出约270张,票额利用率仅为1.4%。关心弱势群体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铁路部门为残疾人旅客预留相关票额,这一举措值得肯定。然而,面对暑期紧张的运力和每日近2万张余票这一现实,铁路部门将这些余票合理利用,也在情理之中。
通过此次“小概率”事件,我们看到了该发售制度下隐藏的制度漏洞,应该尽力想办法去完善它。例如徐大爷已经登记为“轮椅旅客”了,残疾人票在进入票务系统之前,能否先“扫视一圈”有无需要旅客,若有的话,系统自动为他们调整一下,也未尝不可。
此外,在这起事件中,我们并非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万里铁道线上,每天有上千万的旅客,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在本起事件中,或许是结伴而游、或许是过于疲惫,我想我们能够理解那位五位不愿意和徐大爷换座位普通旅客的心情,但是出门在外,谁会没个难处呢?我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不妨搭把手、换个座,共同营造出一个温馨的出行环境。
(来源:中国网 作者:席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