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台“顾大师”:工作拼的从来不是天赋
顾豪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常州站客运车间城际班组二班的站台客运员。2002年入路的他,已是23年的“老铁路”了。从连接员到调车长,从信号员到助理值班员,他样样拿得起、干得精,是出了名的“岗位多面手”。2018年转战客运岗位,从零起步、向优冲刺。短短6年,却已练就一身硬功夫,日常作业精准规范,服务旅客暖心周到,应急处置果断利落,被同事亲切的称为“顾大师”。
2025年8月3日,“顾大师”与列车长做站车交接手续。梁玥 摄
作为下行站台组长,顾豪心里总装着组员。班组3人都是异地通勤职工,他雷打不动提前一班车到岗。对讲机、记录仪等上岗“装备”逐一检查摆放整齐,热水烧好灌满每个人的水杯,琐碎的后勤活儿他全包了,只为让组员到岗就能安心开工。点名会上,他听得格外认真,值班员强调的重点要点,他逐条记在本子上,散会后立刻带着组员逐项落实,“组长就得先做好样子”,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2025年8月3日,“顾大师”在站台工作中。梁玥 摄
暑运高峰,热浪滚滚。旅客们躲在阴凉处候车,顾豪却始终钉在规定的接车位置上。阳光把站台晒得像蒸笼,制服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可他接车时的手势、立岗的姿态,丝毫不打折扣。面对暑运大客流,他忙而不乱:接发列车时紧盯车门与站台间隙,生怕夹到旅客;面对问询,声音虽有些沙哑,耐心却丝毫未减;遇有行动不便的重点旅客,他提前联系服务台、检票口做好联控;列车移交的遗失物品,他一件件核对登记,生怕弄错分毫。
对讲机里,他的声音总像“及时雨”:“刘领班,这边有位误乘旅客,麻烦开下客运记录。”“检票口注意,穿黑衣服背黑包的男生误乘了,引导他去值班室。”“城际服务台,8站台东边有位大爷需要轮椅。”“城际出站口,一对拖黑行李箱的老夫妻要坐地铁,帮忙引个路。”他不仅盯着自己站台,隔壁动静也瞒不过他:“6/7站台注意,6站台西边有个小孩跨过白线了!”
2025年8月3日,“顾大师”把间休室整理得整齐干净。梁玥 摄
接送列车、服务旅客、岗位联控,这些日常工作他早已熟稔于心。遇突发情况,他更是冲在最前面:下行站台曾有异物掉落轨道,他箭步冲过去快速清理;有旅客突然晕倒,他一边疏导人群,一边联系医护人员,判断处置果断得像“老中医把脉”。连间休时,他的对讲机也从不离手。一次综控室通报“前方站列车车门故障”,他刚端起的水杯还没碰到嘴,转身就从休息室冲到站台:“王兵,你盯1-3车,重点看车门状态;陈佳,你守4-5车,有情况立刻喊我……”指令清晰,调度得法。
下班前,他总要把交接本再三核对,设备设施检查两遍才放心。带新职时,他更是倾囊相授:规章条文逐句讲解,实战技巧手把手教,23年的经验被他“揉碎了”讲,就盼着年轻人快点“出师”。
组员们的难题,他总默默记在心里。一次看到服务台同事推轮椅送重点旅客上车,因车门窄,卡了好几次,他便上了心。之后接车时,他特意蹲在站台边数车门、记位置,忙完手头活就对着车型表核对,花了一周间休和下班后的时间,整理出《动车组各车型宽门车厢位置表》。服务台同事用这张表,接送轮椅旅客时再也不犯难,经常往返乘车的老年旅客笑着说:“这铁路小伙子,比自家娃还细心。”
6年站台坚守,烈日晒黑过他的皮肤,寒风冻僵过他的手指,雨水浸透过他的制服,可他的工作质量从未“打烊”。顾豪用23年的坚守告诉我们:真正的优秀,从不在天赋里藏着,而在每个弯腰捡垃圾的瞬间里,在每次提前到岗的脚步里,在那些为别人多想一步的细节里,那是日复一日的努力,更是刻在骨子里的坚持。
(来源:中国网 作者: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