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银发专列绘就“老有颐养”幸福图景
面对老龄化社会浪潮,中国以铁轨为笔,绘就一幅“老有所乐”的新图景。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银发旅游列车开行量预计突破2000列,成为提振消费、升级养老服务的创新标杆。移动的“银发家园”,不仅串联起山河美景,更承载着老年人对品质生活的向往。
适老细节,重塑旅途温度。从防滑扶手到加宽爬梯,银发列车的适老化改造直击痛点。以“熊猫专列”为例,其淋浴间铺设防滑玻璃钢、加装紧急呼叫按钮;爬梯踏面从5厘米拓宽至9厘米,间距缩小便于借力。普惠型列车也在升级:国铁沈阳局计划年内投用新车体,取消走廊门槛、增加USB接口、优化硬卧防滑垫。车站与景区同步配套无障碍通道、绿色通道和接驳专车,如焦作站实现“站台直通大巴”的零换乘服务。这些细节背后是对老年群体尊严的守护,当人们感叹“不必赶路,风景自来”时,银发专列已从交通工具升华为“移动家园”。
服务升维,滋养精神家园。银发专列的服务创新,让旅途成为情感联结的纽带。车内,“新东方快车”上演民族歌舞,乘客可即兴换上服饰共舞;“沈铁假日号”举办集体生日会,乘务员化身摄影师帮老人剪辑旅途短视频。车外,伊春站引入赫哲族歌舞迎宾,饶河县结合《乌苏里船歌》打造文化体验点。
慢游经济,激活银发新动能。“昼游夜行”的慢节奏模式,正释放巨大消费潜力。一条线路串联多省资源:如“京铁乐游”号12天贯通5个5A级景区,人均消费6800元,带动沿线消费310万元;婺源油菜花节门票因专列客流增长22%。政策与市场协同发力:四川计划2027年前开行“熊猫专列”200列,将安靖站打造成全国首个银发列车专属始发站;新疆联合景区推出淡季民俗演出和折扣套餐,破解季节性运力瓶颈。银发旅游从“将就”走向“讲究”,成为千亿级消费新引擎。
铁轨延伸之处,皆是民生温度。从适老化设施的“硬支撑”到文化服务的“软滋养”,银发专列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文明刻度。当更多老人笑容里映出山河壮美,“银发经济”的发展动能与“老有颐养”的幸福图景,正在钢轨的铿锵声中交汇相融。
(来源:中国网 作者:张文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