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高铁,暑铁路暑运与文旅的“双向奔赴”
随着暑期的到来,旅游市场持续升温,铁路客流也迎来了高峰。为了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提升热门旅游线路的运力,铁路部门开启了高铁“夜间模式”,这一举措不仅为暑运增添了新活力,也为文旅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双向奔赴”。
龙建睿 摄
“夜行高铁”提升运力,满足多元出行需求。暑假期间,学生流、旅游流、探亲流相互交织,铁路客流量大幅增长,许多热门线路的车票供不应求,铁路部门始终持续倾听民众心声,开启高铁“夜间模式”,为旅客提供了更多出行选择。“夜间高铁”的开行满足职场人士下班后踏上旅程,周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学生党也能利用夜间赶路,不耽误白天的游玩时间;亲子家庭更能错峰出行,避开白天的拥堵,让行程更加从容。这种“白天+黑夜”的运力接续,不仅拓宽了旅客出行的“时间通道”,有效缓解了暑运高峰的运输压力,让旅客在白天车票售罄的情况下,还依然能够顺利出行,极大满足旅客日益多元出行的美好需求。
“夜行高铁”服务升级,提升旅客出行体验。为了让旅客在夜间高铁上拥有更加舒适的出行体验,铁路部门在服务方面也进行了全面升级。在环境氛围上,高铁车厢的灯光会调暗,营造出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在车厢用品上,列车会增配毛毯、一次性耳塞和眼罩等睡眠用品,满足旅客的睡眠需求;乘务员也会进行“无干扰”服务,让旅客安心休息。例如武汉动车段推行“三轻服务”——轻手轻脚整行李、轻车熟路查车票、轻声细语作提醒,让旅客夜行从容而美好。在西安“歌迷专列”上,列车广播音量被刻意控制在20分贝以下,到站前通过交互机点对点提醒乘客等等。这些温馨的服务方式无不一一证明:夜间高铁以精细化服务诠释“以人为本”的温度,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感,实现效率与体验的双赢。
“夜行高铁”串联景点,助力文旅市场升温。暑期是旅游的黄金期,高铁“夜间模式”不仅解决了出行难题,还串联起热门景区与小众目的地,为旅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旅游线路选择。夜间列车的开行,是铁路部门积极响应群众需求、主动服务文旅发展的生动实践,旅客在白天可以充分游览景区,晚上则在列车上休息,无需频繁更换住宿地点,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例如成渝高铁开启“夜间模式”后,成都东、重庆北等站适时开启24小时“通宵”模式,让旅客可以更加便捷地往返于成渝两地,游览两地的著名景点,品尝特色美食,感受川渝地区独特的文化氛围,让旅途体验从单纯的“赶路”升级为“沉浸式漫游”,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夜行高铁”如银线穿珠,串联起散布在中国版图上的文旅消费热点。它既满足了旅客的出行需求,又助力了文旅市场的繁荣发展,实现了暑运与文旅的“双向奔赴”。相信在铁路部门的不断努力下,未来的出行将更加便捷,文旅体验也将更加丰富多彩。
(来源:中国网 作者:邓宏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