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汛情严峻面临大考 中国铁路凸显责任新担当

2025-07-31 10:45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连日来,我国部分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汛情严峻,铁路运输面临重大考验。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形势,铁路部门迅速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对高风险线路实施临时封锁、限速运行等科学管控措施,充分展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责任担当。


张雪 摄

汛情就是命令,安全就是责任。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和人民群众出行的重要方式,其运行安全直接关系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大局稳定。此次强降雨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极易引发山体滑坡、线路积水、设备受损等次生风险。京津冀各大客运站备足沙袋、挡水板等防洪物资,筑牢安全防线;针对降雨量较大的赤峰、通辽等地区,沈阳铁路坚持“超前防、主动避、有效抢”,快速反应;呼和浩特铁路执行“防、避、抢”工作要求,落实“拦、停、扣”联防联控制度,多维度发力织密防洪安全网。铁路部门果断决策,及时封锁存在安全隐患的区段,主动“踩下刹车”,是对潜在风险的精准预判,更是对安全底线的坚决守护。

应急响应启动后,铁路系统迅速进入应战状态。统筹调度,工务、电务、供电等专业队伍联动出击,开展全天候线路巡查与设备检测。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落实,雨中雨后巡检频次加密,无人机、视频监控、智能传感等科技手段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防洪预警的精准性与时效性,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与此同时,客运部门动态调整列车运行方案,通过停运、折返、迂回等方式保障基本运输秩序,并借助车站公告、短信推送、新媒体平台等多渠道发布实时信息,最大限度降低对旅客出行的影响。

应急处置既体现了“快”的效率,也彰显了“细”的温度。面对列车晚点或停运,一线铁路职工坚守岗位,耐心解释、有序引导,妥善安排滞留旅客食宿,积极协调接续交通,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这场防汛大考,不仅是对极端天气的应对,更是对铁路治理体系和应急能力的全面检验。高效运转的背后,是多年来在防洪工程、应急预案、科技应用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持续投入与积累。从隐患治理到智能监测,从联防联控到精准调度,现代铁路安全管理正迈向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新阶段。

风雨考验担当,责任重于泰山。当前汛期仍未结束,防洪任务依然艰巨。铁路部门还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科学应对,坚决筑牢汛期安全防线,守护万千旅客平安出行路。

(来源:中国网 作者:曹群)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