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站:暑运“烤”验下的调车“父子兵”
七月的烈日把钢轨烤得发烫,热浪顺着轨面滚滚蒸腾。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常州站下属戚墅堰站,是沪宁既有线上繁忙的站点之一,这里的调车二班正顶着酷暑忙碌。调车长韩彰华带着徒弟陈攀登,还有陈攀登的徒弟李良伟,三人在密匝匝的车辆间穿梭。他们不直接面对旅客,却在货物列车的解体、编组与转线间,为这条经济大动脉默默“疏通经络”,确保每一趟列车高效又安全。
2025年7月29日,师徒三人上道作业前检查劳保用品是否正确穿戴。宋子意 摄
暑运货运高峰一来,作业量比往常陡增三成。入路二十年的韩彰华站在股道边,目光扫过车列时锐利如鹰,指令从喉咙里滚出来,清晰得像敲在钢轨上的响锤。陈攀登是出了名的业务尖子,摘接风管时动作麻利得带起风,提钩作业更是干脆利落。新入路的李良伟脸颊晒得通红,额角的汗珠子顺着下颌线往下掉,手里的活儿却半点不含糊。三人在灼热的车列间跃动,每一次精准连挂,都是对体力与技能的双重“烤”验。
安全的门道,藏在师父们一句句的叮嘱里。李良伟练习判断车距时,陈攀登就站在他身侧,指着远处的信号机:“盯准这个参照物,心里得有把尺子,差半米都可能出岔子。”韩彰华则紧盯连挂的关键环节,“十车”“五车”的联控声在热浪里传得老远。没有花哨的口诀,只有一次次标准化操作的示范:弯腰检查车钩时膝盖的角度,提钩时手臂发力的分寸,全是几十年经验磨出来的准头,一点点变成新人的肌肉记忆。作业歇脚时,陈攀登指着旁边的车档问:“小李,知道这个销子是做什么的吗?”李良伟凑近一看,那销子歪歪扭扭的,变形的一端在锁孔里晃悠,像随时会掉下来。“你看,”韩彰华蹲下身补充,“这个销子叫防跳插销,防跳插销的作用是防止车钩因为外力作用而提开,这样会导致车列分离,所以必须有一个插销把车钩锁住,这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小细节。”师父们手把手教,一句句点,李良伟记在心里,越干越明白。
2025年7月29日,师傅在传授调车作业技能。宋子意 摄
传承不只是技术,更在这些日常的惦记里。作业间隙,韩彰华从随身的包里掏出提前冰好的矿泉水,塞给两个徒弟:“快喝,补点水,别中暑。”他总不忘催着两人找树荫歇会儿,“趁这会儿没车,赶紧在阴凉处坐一会,养足精神再干。”这些藏在细节里的惦记,像烈日下的一捧凉荫,透着股让人踏实的劲儿——这是铁路前辈们传了一代又一代的暖,也是他们在酷暑里撑下去的底气。
满载物资的列车呼啸着驶过,暑运的繁忙在铁轨上流淌。调车场上,韩彰华、陈攀登、李良伟师徒三代的身影在烈日下重叠、交替。他们的工装被汗水泡透又晒干,后背、袖口结着圈状的白碱,和脚下乌黑锃亮的钢轨一对比,格外醒目。那些深浅不一的汗渍,像一圈圈无声的年轮,记下了每一次提钩的力度、每一次瞭望的专注,更刻着滚烫日子里,一代代铁路人传下来的责任。这烈日下的调车“父子兵”,正用青春和汗水,守着这条钢铁大动脉的每一次跳动。
(来源:中国网 作者:李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