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2.4亿人次看铁路如何为民生“加码”
国铁集团最近扔出了上半年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2.4亿人次,同比增长6.7%,创历史同期新高!这一数字,不仅是铁路发展的里程碑,更是民生改善的生动注脚,彰显出铁路部门在服务人民、推动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7月10日,在重庆北开往成都东站G8610次列车上,餐车列车员正在整理货架。罗希雅 摄
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系着民生冷暖。今年以来,铁路部门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旅客的需求出发,不断提升运输能力和服务品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7月10日,在重庆北站,旅客正在有序登上重庆北开往成都东的G8610次列车。罗希雅 摄
运力升级,织密出行“交通网”。在提升旅客运输能力上,铁路部门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通过统筹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资源,新线新站投用、复兴号动车组扩容,推动铁路运力实现质的飞跃——上半年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183列,同比增长7.5%。这一举措如同为出行需求装上“加速器”,既拉近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促进区域人员流动与经济交流,更让老百姓的出行选择更丰富、路路更畅通,无论是商务奔波还是旅游散心,都能高效享受到铁路发展带来的舒适与便捷。
7月10日,在重庆北开往成都东的G8610次列车上,旅客开心的合影留念。罗希雅 摄
精准调度,应对高峰“稳压器”。铁路部门对旅客出行规律的动态掌握与灵活应变,彰显了精细化管理的温度。针对热门方向、高峰时段,及时加开列车、加密班次,让“一票难求”成为过去式。以5月1日为例,全国铁路单日发送旅客达2311.9万人次,创历史新高,面对如此庞大的客流压力,铁路部门凭借周密调度与高效组织,保障了万千旅客顺利出行,这背后是无数铁路人在调度台、站台上的默默坚守与付出。
跨境联通,架起合作“连心桥”。跨境客运组织的持续加强,让铁路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纽带。广深港高铁、中老铁路跨境旅客发送量大幅增长,中俄、中越、中蒙国际旅客列车稳定开行,不仅为中外旅客往来提供了便利,更搭建起跨境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的快捷通道。这既是铁路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生动实践,也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让“走出去”与“引进来”更加顺畅高效。
服务创新,细节处见“民生情”。在服务品质提升上,铁路部门始终从群众需求出发,下足“绣花功夫”。优化铁路12306功能、推出老年常旅客积分优惠,拓展计次票、旅游套票等新型票制,让购票更便捷实惠;实现铁路畅行码全覆盖,推出静音车厢、高铁宠物运输、“轻装行”等创新服务,从细微处传递人文关怀。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旅客出行的舒适度,更让每一次旅程都充满温暖与获得感。
这22.4亿人次的背后,是铁路部门始终坚守的初心和使命,是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求的积极回应。它见证了铁路的发展与进步,更见证了民生福祉的不断增进。在未来,相信铁路部门将继续砥砺前行,以更优质的服务、更强大的运输能力,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加码”,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这张流动的中国名片更加闪亮。
(来源:中国网 作者:胡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