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诊断师”护航暑运
盛夏七月,清晨的机车检修库内依旧残留着夜间的余热。15日7时许,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株洲机务段株洲检修车间行安组职工肖运进已穿上工装,手持数据专用下载设备,登上检修库内的和谐号机车,开始了他一天的忙碌。
2025年7月15日,株洲机务段株洲检修车间行安组职工肖运进在下载机车运行数据。李红武 摄
今年52岁的肖运进,每天的任务是从海量信息中捕捉异常信号,被誉为数据“诊断师”。 “暑运期间,机车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也是故障易发期。通过对机车运行数据的分析,我们能够提前发现隐患,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只见他熟练地将下载器与机车6A柜对接,一边点击屏幕上的项目参数,一边密切观察下载进度条。在昏暗而闷热的电器间里,数据下载指示灯不断闪烁,肖运进早已汗流浃背。
2025年7月15日,株洲机务段株洲检修车间行安组职工肖运进在分析机车轴温报警数据。李红武 摄
约20分钟后,数据下载工作顺利完成。他急忙赶回班组,在电脑前开始上传数据并分析文件。他要在8点半机车检修工作开始前,精准预判机车潜在问题,并及时反馈给技术科的专业工程师,以便制定检修方案。“前置通信正常、传感器测温正常、踏面无冲击报警……”在轴报分析室内,肖运进娴熟地操作鼠标,逐项分析数据。突然,他的眉头紧锁,目光紧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某个画面,似乎发现了异样。
2025年7月15日,株洲机务段株洲检修车间职工肖运进在检查机车轴温报警线路。李红武 摄
在对轴报数据进行同位对比分析时,肖运进敏锐地发现42位时域波形图上出现了等距离的细小尖脉冲。尽管温升尚未达到预警值,系统并未提示齿轮报警,但凭借丰富的经验,肖运进判断这可能是冲击振动的典型特征。他决定亲自前往查看。来到机车前,他钻入地沟,首先对外观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无异样后,仍不放心,迅速上报技术科专业工程师,并提出了自己的疑虑。最终,经过落轮处理,检查人员从齿轮箱中发现了细小的齿轮碎块。
“机车如同人体,不能等到‘生病’了才治疗。”数据“诊断师”肖运进说道,“大数据就是我们的‘听诊器’,能够捕捉到人耳听不见的异响,发现肉眼看不见的病灶,使机车故障隐患无所遁形。”
从暑运开始到现在,肖运进累计分析了80多台机车的数据,发现了10余件故障,消除了2起重大安全隐患,为暑运期间机车的安全运行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数据防线”。
(来源:中国网 作者: 李红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