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世界高铁大会:中国向世界交出“高分样本”

2025-07-10 16:1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7月8日至11日,全球高铁领域的目光聚焦北京——第12届世界高铁大会在此拉开帷幕。来自全球6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政府官员、驻华使节、企业高管、专家学者等2000余人出席,共话“高铁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东道主的中国,用一张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全球70%以上的高铁网,向世界交出了“中国方案”的高分样本。这场盛会,既是对中国高铁发展的一次全景式检阅,更成为全球观察“中国速度”与“中国智慧”的窗口。

自主创新铸重器,钢铁丝路写传奇。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核心技术全链自主,中国用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学生”到“先生”的跨越。如今,复兴号家族已涵盖350公里、250公里、160公里等不同速度等级,智能型、高原型、抗高寒型等细分车型更是覆盖了从东南沿海到青藏高原的复杂地形。CTCS-3级列控系统让高铁眼观六路,永磁牵引系统使能耗显著降低,地震预警系统实现秒级响应……中国高铁的每一根钢轨、每一台牵引变流器、每一套信号系统,都镌刻着“中国创造”的印记,为全球高铁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升级的标准模板。

贴地飞行惠万家,时空折叠谱新章。高铁的魅力,最终要落在人的获得感上。对普通百姓而言,高铁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幸福载体。春节返乡时,高铁让摩托大军变身高铁归客;周末出游时,“高铁+文旅”催生了“1日跨城游”“周末微度假”等新业态。在八纵八横主通道的串联下,曾经天高地远的城市群被压缩成1小时经济圈、3小时城市圈。北京到上海最快4小时18分,成都到贵阳2小时可达,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覆盖9个城市……这种时空折叠效应,正重塑着中国经济版图。

大道不孤共繁荣,铁轨相连向未来。中国高铁用“中国速度”改写世界铁路史,以“开放胸襟”推动全球铁路事业共同进步。从非洲大陆首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到东南亚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雅万高铁;从中老铁路“澜沧号”动车组穿山越岭,到匈塞铁路贝诺段“中国标准”落地生根,中国高铁与多个国家签署合作协议,参与建设的高铁项目覆盖五大洲。在本次大会前夕,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发布的《中国高速铁路》英文版,为全球高铁建设提供了中国标准;“高铁+新能源”的绿色模式,更为全球轨道交通低碳转型提供了参考路径。

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从“国内通达”到“全球互联”,中国高铁书写了一部“创新驱动、民生为本、开放共赢”的壮丽史诗。它以技术突破打破垄断,以民生温度彰显初心,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当世界高铁大会的聚光灯照亮在北京的夜空,我们相信:这条“钢铁丝路”将会载着中国与世界的梦想持续延伸,驶向更加辽阔的未来。

(来源:中国网 作者:陈德芳)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