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铁盛会启幕,中国方案绘就发展新图景
盛夏时节,万物丰茂。世界的目光聚焦盛会,见证历史——7月8日至11日,以“高速铁路:创新发展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举办。
袁成奇 摄
今年是世界铁路诞生200周年,时隔近15年,这一全球高铁领域“顶流”大会再次花落中国,不仅是对中国高铁发展成就的肯定,更彰显了“中国速度”为世界铁路发展注入的强劲动能。
创新突破,铸就发展硬实力。中国高铁的发展之路,是一部自主创新的奋斗史。一列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凝聚着数万个零部件的精密协作,更承载着中国科研人员攻克技术壁垒的智慧与汗水。从“蓝暖男”到“绿巨人”,从高寒抗冻到自动驾驶,中国高铁以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每一次技术迭代,都彰显着中国高铁在创新赛道上的不懈追求,为国家发展注入了强劲的“高铁动力”,也让“中国智造”在世界舞台上愈发耀眼。
惠民利民,书写民生新答卷。高铁的发展,最终要回归到“让生活更美好”的本质。如今,中国高铁营业里程已达4.8万公里,覆盖97%的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城市,19个主要城市群实现高铁连通,“千里江陵一日还”成为现实。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高铁网络的延展让“坐着高铁看中国”成为新时代的出行风尚。静音车厢、互联网订餐、“轻装行”等创新举措,既满足了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又保留了传统服务渠道,让每个群体都能共享高铁发展的红利。高铁缩短的不仅是城市的间距,更拓宽了梦想的边界,这张流动的民生网,正以速度与温度,书写着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的时代答卷。
开放共享,展现世界大担当。中国高铁不仅造福本国人民,更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雅万高铁作为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海外落地的标杆项目,带动印尼形成“高铁经济带”,截至6月25日,累计发送旅客超1000万人次;匈塞铁路、中老铁路等项目,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黄金通道”,架起国家间的“连心桥”。截至2024年底,中国主持制定修订300余项铁路国际标准,推动全球铁路技术规则互联互通。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过程,既是技术与标准的输出,更是发展机遇的共享,为世界铁路发展贡献着中国智慧与方案。
从国内路网的四通八达,到国际合作的硕果累累,中国高铁用速度与温度书写着发展奇迹。站在铁路诞生200周年的历史节点,未来,这张“国家名片”必将书写更多跨越山海、传递幸福的精彩故事。
(来源:中国网 作者:简艳 陈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