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黔高铁开通:区域腾飞的新引擎已启动
6月27日,随着渝厦高铁渝黔段第一趟列车的发出,宣告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长沙段全线通车。至此,重庆至黔江最快1小时可达,重庆至长沙最快3小时53分可达。
渝黔高铁沿线洪崖洞景区。赵倍 摄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的正式开通运营,不仅是一条新铁路的诞生,更是渝东南地区拥抱国家高铁网、驶入发展快车道的里程碑事件。它承载着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希望,为巴渝大地注入了澎湃动能。
时空压缩,出行体验迎来质变飞跃。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这条242公里、时速350公里的“钢铁大动脉”,起于重庆东站,串联南岸、巴南、南川、武隆、彭水,直抵黔江。届时,重庆、成都至长沙最快旅时分别为3小时53分、5小时45分,较现图压缩1小时18分和50分,重庆中心城区至黔江区的列车旅行最快时间将从现在的4小时缩短至1小时内……这组令人振奋的数字,生动诠释了“高铁速度”如何重塑时空格局, 曾经山高水长的旅途变得触手可及,“双城生活”“周末游”即将成为现实。这不仅是一次出行的提速,更是一次生活品质与区域连通效率的全面升级。
经济协同,区域发展血脉更加畅通。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渝厦通道的关键落子,这条线路的开通,堪称打通了区域协同发展的“任督二脉”。 它强力拉近了重庆及沿线腹地与海峡西岸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距离。可以预见,人才、资本、技术等发展要素将如活水般加速奔涌, 区域间的经济协作、旅游往来、文化交流与资源共享将迈向更深层次。这为沿线区县承接产业转移、吸引高质量项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 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强力催化剂。同时,高铁自身带动的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业的繁荣,将创造大量就业,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可或缺的新引擎。高铁,正让“绿水青山”加速转化为“金山银山”。
攻坚典范,中国智慧铸就工程奇迹。回望建设历程,富水岩溶等复杂地质曾是横亘在前的巨大挑战。然而,这恰恰彰显广大建设者们的非凡智慧与顽强斗志。他们以科技为矛,以创新为盾,广泛应用先进工艺工法,创新实施标准化管理,成功征服了线路三跨乌江的天堑,高质量建成了武隆太子坪乌江铁路大桥、白马山隧道等一批标志性工程。这条凝结着大国工匠精神与卓越工程能力的线路顺利开通,不仅是中国高铁建设实力的又一次精彩亮相,更为世界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速铁路建设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的开通,绝非仅仅是铁轨的延伸,它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宣言书,是经济腾飞的助推器,更是惠及千万民众的幸福快车。站在这个崭新的起点上,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条穿山越岭的钢铁巨龙,必将持续赋能渝东南乃至更广阔区域的繁荣发展,描绘出一幅幅更加壮美的高质量发展画卷。
(来源:中国网 作者:姚春华 钟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