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钢轨为笔 在荆楚大地上“画圆”新诗篇
近日,一列编号“55163”的绿色检测列车缓缓驶出襄阳东站,正式拉开了襄荆高铁联调联试的序幕。这一关键节点,不仅标志着襄荆高铁距离通车更进一步,更意味着湖北首条高铁大环线即将“画圆”,将为湖北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襄荆高铁位于鄂西北地区,线路北起襄阳市,途经宜城市,南至荆门市,设计时速达350公里,正线全长约116.23公里 。全线共设3座客运站,其中襄阳东站、荆门西站为既有站,宜城站为新建车站。其桥隧比高达84.7%,69座桥梁与16座隧道在鄂西北的山水间交织,构成了一条钢铁动脉。
高铁建设加速,区域发展迎来新机遇。襄荆高铁通车后,将极大地缩短襄阳与荆门之间的时空距离,乘坐高铁从襄阳至荆门用时只需30分钟左右,这将促进两地在人员、物资、信息等方面的快速流通。更重要的是,它将与武汉至宜昌高铁、汉宜铁路、汉十高铁等共同形成汉襄宜金三角高铁环线,届时汉襄宜三地将实现1小时互通。这不仅让湖北高铁网络更加完善,也让省内各主要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高铁网络完善,民生福祉显著提升。这条高铁环线的形成,有望重塑湖北的“高铁经济圈”。一方面,襄阳、荆门、宜昌、武汉等地的产业协同将迎来新契机。例如,襄阳的汽车产业、荆门的化工产业、宜昌的旅游产业以及武汉的高新技术产业,可借助便捷的高铁交通,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与合作,打造跨区域的产业集群,提升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对于沿线的中小城市和城镇,如宜城,也将迎来发展新机遇,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带动地方经济的繁荣。
高铁牵起未来,拓展产业新赛道。从旅游角度出发,高铁环线的开通将带来一场“旅游盛宴”。游客可以更加便捷地穿梭于襄阳古城墙、荆门油菜花海、宜昌三峡大坝和武汉黄鹤楼等景点之间,实现湖北旅游资源的深度串联,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环线,促进湖北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襄荆高铁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湖北本省,更是在全国铁路网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加强了中部地区与南北方向的联系,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从“市市通高铁”到“区域枢纽成型”,湖北正以高铁为纽带,将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随着襄荆高铁的即将通车和湖北首条高铁大环线的“画圆”,那条由钢轨勾勒的闭环,将不再仅是地图上的线条,而是渗透进荆楚大地肌理的“发展密码”——它重构产业布局、激活城市潜能、连接国家战略,最终让“九省通衢”的湖北,在中部崛起的征程中,以高铁为笔,书写出更具张力的时代答卷。
(来源:中国网 作者:姚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