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黄金通道”民相亲促共赢(图)
中老铁路是连接中国与老挝的钢铁大动脉,今年以来,这条通车仅三年多的国际铁路,客货运输呈现出强势增长态势。截至6月15日,中老铁路已累计运输跨境货物超276万吨,带动112个国家和地区的12.4万人次旅客实现跨境出行,在彩云之南与湄公河畔之间,铺展出国与国之间互联互通的壮美画卷。
铁龙飞驰,串起民心相通的友谊长桥。从昆明南站出发的D87次国际旅客列车上,乘务员苗江娜总会细心指导各国旅客填写入境卡,这趟朝发夕至的列车,让昆明到万象的时空距离压缩至10小时。在磨憨铁路口岸,通关时间从初期的90分钟缩短至最短50分钟,西双版纳至琅勃拉邦的运行区段延伸至普洱站后,420个跨境席位为更多人开启了“坐着动车游老挝”的旅程。老挝留学生美林如今能常回家与家人共进晚餐,广东游客韩群在泼水节之旅中体验到“从检票到通关全程顺畅”的中国服务——560余个沿线景点被这条铁路串联成线,52万跨境旅客的往来足迹,正在中老两国间编织出超越地理阻隔的情感纽带。
货流奔涌,描绘物畅其流的发展丰景。端午节前的中铁联集王家营西集装箱中心站,泰国榴莲从冷链集装箱卸箱仅需50分钟,而“澜湄快线”载着新能源汽车驶向万象南站的全程仅26小时,比传统运输缩短3天。在磨憨站海关监管作业场,铁路与海关的数据共享让进口水果通关最快5分钟完成,5月以来日均2000吨热带水果经此进入中国市场。信达丝路物流的夏伟算过一笔账:“澜湄快线”不仅节约15%物流成本,更让电子零配件准时送达泰国客户手中。如今,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已覆盖19个国家和地区,3000余种商品通过这条通道实现双向流通,1433.8万吨的累计货运量,正为区域经贸合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匠心守护,织就安全畅通的钢铁丝带。在40摄氏度高温的磨憨站场,检车人员弯腰钻入车底检查车钩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已为45万辆跨境货车完成“体检”;入夜后的线路“夜巡”中,董瑞带领工友仔细核查钢轨状态,确保轨道不平顺质量指数TQI值始终达标。面对国内段87%的桥隧占比与22‰的长大坡道,昆明局集团公司创新“六精养护”模式,从精细检查到精确验收,用匠心守护每一米线路安全。当5G技术赋能智慧口岸,当北斗导航助力货物追踪,中老铁路以科技为笔、以实干为墨,在滇南群山间勾勒出安全畅通的运输画卷。
“擘画蓝图启新程,风正扬帆正当时。”从通到畅、从畅到旺的中老铁路,既是新时代的“钢铁丝路”,更是民心相通的“友谊之桥”。它用铁轨丈量着合作的深度,以货流见证着发展的热度,在山海跨越间书写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注脚。当列车汽笛再次响起,这趟满载希望的旅程必将继续驶向更广阔的天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铺就更多联通发展的金光大道。
(来源:中国网 作者:吴颖 李红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