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中欧班列突破11万列,奏响开放合作新乐章

2025-06-16 18:23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青岛胶州站,2025年6月10日8 时32分,编号75052次中欧班列汽笛长鸣,满载货物缓缓驶出。这趟列车的启程,标志着中欧班列迎来历史性时刻 —— 历年累计开行数量正式突破11万列,累计发送货值也跨越4500亿美元大关。这一数字背后,是中欧班列十多年来从蹒跚起步到稳健驰骋的奋斗历程,它不仅在国际物流版图上勾勒出熠熠生辉的“钢铁驼队 轨迹,更以强大的运力纽带,串联起欧亚大陆的经济脉动,为“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成为全球贸易互联互通的生动缩影。

自中欧班列开行以来,其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从最初的寥寥数条线路,到如今联通中国境内128个城市,通达欧洲26 个国家229个城市以及11个亚洲国家超100个城市,构建起了一张覆盖广泛的国际物流大网络。从最初的服装、鞋帽等少量货类,拓展到如今53个门类、5万多种商品,汽车汽配、机械设备、电子电气等高附加值货物成为出口主要货源,2024 年这三类货源占比超60%,中欧班列的发展不仅是数量的增长,更是质量的提升与结构的优化。

中欧班列蓬勃发展,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强力助推器。它凭借运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以及绿色环保、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独特优势,为“中国制造”开辟了一条高效、稳定的国际物流新通道。海尔的家电产品通过中欧班列,快速抵达欧洲市场,不仅节省了运输时间,还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产品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中欧班列还为欧洲生产商和贸易商进入中国市场搭建了桥梁,促进了双向贸易的繁荣,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国内,众多城市借中欧班列东风实现经济腾飞。重庆凭借中欧班列,外贸额连年攀升,电子信息等产业加速集聚,成为内陆开放高地;成都依托班列构建起现代化国际物流体系,跨境电商、外贸加工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在国际上,波兰的马拉舍维奇小镇因中欧班列停靠,摇身一变成为重要物流枢纽,带来大量就业与税收,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可以说,中欧班列所到之处,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物流集聚效应带动产业集群生根发芽。

中欧班列还是文化交流的使者。它承载着和平与发展理念,穿越不同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国的茶文化、丝绸文化等通过班列传播到沿线国家,而欧洲的葡萄酒文化、时尚文化等也传入中国,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民意基础。

展望未来,中欧班列仍有广阔发展空间。国铁集团等相关部门将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效运输、安全治理、多元通道和创新发展“四大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其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中国与共建国家的贸易合作将更加紧密,中欧班列也将在促进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续写开放合作的崭新篇章。

(来源:中国网 作者:陈盈锦 图片:戴昊霖)

【责任编辑:郭旭】
无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