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优化车票起售时间 助力旅客出行通畅
6月7日零时起,铁路部门对南京、南昌、广州南、上海虹桥、石家庄、济南等99个车站的车票起售时间点进行优化调整。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售票系统进入了一个更加灵活、多元的新阶段,更体现了铁路部门在满足旅客多样化需求、提升服务质量上的不懈追求。
车票起售时间的改革,是铁路部门在深化市场调研、提高经营效率方面的又一举措。过去,全国3000多个车站的车票起售时间点按照批次以30分钟为间隔,这不仅导致12306系统压力剧增,容易出现卡顿甚至崩溃,还可能因为系统问题错过行程。如今,车票起售时间间隔由30分钟缩短为15分钟,起售时间点也由21个大幅增至41个,这种“时间弹性”不仅减轻了系统负担,还提高了旅客购票成功的几率。
从旅客的角度来看,车票起售时间的改革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一方面,旅客可以根据起售时间准时购票,避免了因错过购票时间而无法购票的情况,提升了购票的便捷性和满意度。另一方面,对于中老年旅客和不熟悉网络抢票的旅客,新机制可使抢票成功率提升约20%,并减少长时间等待的压力。此外,12306系统可识别和处置64%的异常购票请求,有效遏制了抢票软件的干扰,这对于经常需要在沿线站点上下车的旅客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从交通运输维度上看,此次调整形成了铁路与城市交通的“共振效应”。以北京南站为例,日均发送量超5万人次的G1、G3等高铁列车,调整后部分车次售票时间从7:00延至7:15,有效避开地铁早高峰,缓解旅客进站压力。上海虹桥站将部分车次售票时间从16:00提前至15:45,与地铁晚高峰错峰,缓解站内拥堵。这种精细化调整不仅提升购票效率,更推动了铁路与城市交通的系统性协同,让旅客出行更“丝滑”。
除此之外,铁路部门还在持续提升高铁运营品质和服务水平。从购票信息预填、起售提醒订阅、候补购票等实用功能的相继推出,到“系统自动提交购票订单”功能的试点运行,再到此次车票起售时间点的优化调整,每一项举措都紧密围绕旅客需求,致力于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购票体验。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提升了高铁的服务质量,也增强了高铁在交通运输市场中的竞争力。
车票起售时间点的优化调整,是一项惠及民生的服务升级举措。它不仅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效率,还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旅客多样化需求。相信铁路部门将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强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求。
(来源:中国网 作者: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