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的奋进之路:从“门外汉”到“铁路通”
“铁道纵横贯山川,初心如磐志愈坚。一路奋进不停歇,逐光前行谱新篇。”这几句诗,正是陈诚在铁路工作中奋斗历程的生动写照。她从对铁路知识知之甚少的“门外汉”,一步步成长为如今独当一面的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涪陵车务段武隆站副站长,这背后的汗水与拼搏,让每一步都写满了坚持与努力。
2022年7月,陈诚在石柱县站度过第一个政治生日。丁虹宇 摄
2012年7月,陈诚踏入铁路行业,第一站是涪陵站,担任售票员。她所学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与铁路业务虽有关联,但实际工作中的细节复杂度远超想象。看着站台上穿梭的列车与复杂票务系统,陈诚坦言:“刚入路时满心忐忑,感觉无从下手。”但她骨子里的倔劲让她暗自发狠:必须尽快熟悉业务,绝不能拖后腿。
2022年11月,陈诚在石柱县站办公室进行日常工作。丁虹宇 摄
在涪陵站,一位热心老师傅注意到她的用心,常利用业余时间为她讲解铁路规章、票务知识和服务要点。陈诚每次都全神贯注记录重点,白天在售票窗口对照笔记实操,观察老师傅处理问题的方式;夜晚等室友入睡后,仍就着台灯反复琢磨当天遇到的情况,不放过任何细节。凭借这股认真劲,她逐渐掌握售票窍门,业务能力显著提升。
2013年,涪陵北高铁站开通急需支援,陈诚主动请缨,肩负起综控室管理重任。作为车站“大脑”,综控室需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精准掌握列车信息,容不得半点疏忽。初到岗位的她精神高度紧绷,常从梦中惊醒担心失误。
为适应新角色,她制定严格学习计划: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岗检查日班计划,不懂就向同事请教;下班后一头扎进专业书籍,学习至凌晨,宿舍灯光见证了无数个苦读夜晚。
在实践中,她发现死记硬背效率低,便创新学习方法:将规章内容和业务变化录入手机转成音频,清晨洗漱时当作“故事”聆听,让枯燥条文在脑海扎根;同时养成默写习惯,错漏之处工整抄写十遍加深记忆。知识的积累让她处理工作愈发得心应手,再复杂的问题也能有条不紊解决。
2024年3月,陈诚在涪陵车务段职代会上进行分组讨论发言。 李秋璇 摄
扎实的业务能力让陈诚的职业生涯稳步提升:2014年提职客运值班员;2015年凭出色能力进入调度室担任客调;2016年任涪陵北站副主任;2017年调任复盛站客运主任,;2018-2024年,任石柱县站客运主任。
2024年,她在涪陵车务段班组专技人才选拔中考出笔试第一的好成绩,凭借丰富经验和卓越能力,陈诚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调任武隆站副站长。
面对新环境和更高的工作要求,陈诚丝毫不敢懈怠。每天,她总是早早来到车站巡视检查,从候车大厅的秩序维护,到站台的安全保障,再到设备的运行状况,她都会一丝不苟地逐项认真检查。遇到问题,她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处理,确保车站正常运转。
为了提升整个班组的业务水平,她花费了大量心思。每次组织班组职工开展业务学习时,她都提前精心梳理学习重点,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多种方式,把知识点深入浅出地讲解清楚。职工们在学习中出错,她从不疾言厉色,而是耐心地和大家一起分析原因,引导大家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是一个团队,每个人进步了,团队‘战斗力’才能更强。”在她的带领下,武隆站客运班组在2024年涪陵车务段组织的技术比武中拔得头筹。这荣誉的背后,是她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精心指导。
多年来,陈诚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干部职工的广泛认可,多次荣获先进生产者的称号。这些荣誉对她来说,既是肯定,更是激励。谈及未来规划,她眼神里满是期待与自信:“铁路发展日新月异,我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己综合能力。同时,我也会继续带着车站职工,把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提上去,给旅客更温馨、优质、便捷的出行体验。”
从初入行业的懵懂到如今的游刃有余,陈诚用坚持与拼搏书写了从“门外汉”到“铁路通”的励志篇章。她的经历,激励着每一位奋斗的人,只要怀揣梦想,敢拼敢闯,都能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人生。
(来源:中国网 作者:龚涵 丁虹宇 李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