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桥高铁站“拦门”的真相背后(图)
“上海虹桥高铁站又现拦门事件”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公众广泛关注。视频画面中,铁路工作人员将一名女性旅客从高铁车门处拉至站台安全区域。视频配文和所谓“目击者”称这名女子“公然阻挡高铁关门”,目的是等待一位行动迟缓的老太太。网民纷纷对当事人发起谴责,指责其行为扰乱公共秩序。
事实真相与流传信息截然不同。5月5日深夜,铁路上海站发布官方微博说明:当日11时52分,G1673次列车停靠在上海虹桥站7号站台,完成乘降作业后正常关闭车门时,6号车厢一名旅客突感身体不适,急忙下车被车门夹住,铁路工作人员迅速将其拉至安全区域。该旅客未受伤,列车安全正点发车。
官方声明表明,所谓“拦门”事件只是旅客因身体不适急需下车被门夹住的意外。令人遗憾的是,官方澄清声明发布后,不实信息依然占据微博热搜至5月6日下午,持续误导公众。
谁在带偏网友?信息爆炸时代,部分网民“看图说话”主观臆断问题,习惯通过碎片化信息快速判断。本次事件中,网友们仅凭一段视频片段,自行脑补出完整“故事”:女子为等待老人而拦门。基于有限视频资料的主观臆断成为谣言源头。视频只呈现一个人被车门夹住的场景,就被赋予“拦门”的主观解读,完全违背事实。
社交平台的责任缺失。社交平台在信息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微博等社交媒体作为公共信息传播渠道,应承担信息把关责任。本事件中,平台未经核实就将未证实标题设为热搜,为虚假信息提供快速传播温床。官方发布辟谣声明后,错误信息仍在平台大行其道,直到第二天下午官方回应热度才超过谣言,暴露平台在信息审核和舆情引导方面存在严重漏洞。
“拦门”行为确实需要谴责,铁路部门对此类行为已进行处罚和宣传教育。对错误行为的反对不能成为造谣传谣借口,不应引发对无辜当事人的网络暴力。信息高速流动时代,每个人须守住理性底线,拒绝制造传播谣言,共同营造真实清朗的网络空间。当下一次类似事件发生时,期待看到更多理性声音,减少主观臆断,加快真相澄清速度,见证更负责任的平台行为。
(来源:中国网 作者:匡俊吉 周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