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新高峰,映照经济发展蓬勃活力
2025年一季度,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0.74亿人次,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266列,同比分别增长5.9%和7.4%,创历史同期新高。
这组亮眼的数据,不仅是交通运输领域的优异答卷,更折射出中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强劲动力。当钢铁巨龙在神州大地纵横驰骋,当千万旅客在铁路线上往来穿梭,一幅“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现代化图景正徐徐展开。
运力跃升激活经济“一池春水”。铁路运输的“量质齐升”,既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民生改善的“温度计”。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2%,而铁路日均开行超1.1万列的繁忙景象,正是人流、物流加速流动的直观呈现。从广深港高铁跨境旅客增长10%到中老铁路跨境运输增长32.2%,从旅游专列开行量激增30%到外籍旅客增长30%,铁路运输不仅串联起国内大循环的“经络”,更打通了国际经贸的“血脉”,为“双循环”战略提供了坚实支撑。
服务升级温暖民生“万家灯火”。铁路客运量的增长,离不开服务品质的持续提升。从“系统自动提交购票订单”等新功能到计次票、定期票扩大范围;从适老化旅游列车推出到老年常旅客会员积分优惠;从静音车厢到联程票便捷换乘和地铁免安检。铁路服务更加贴近民生需求,不仅温暖着每一位旅客的出行路,更激活了银发经济、假日经济等新消费场景,形成“慢旅游+快消费”的新型产业生态。
路网延伸铺展发展“星辰大海”。运力提升的背后,是铁路基础设施的持续升级。2025年一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12亿元,同比增长5.2%,渝厦高铁重庆段接入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网,南昌至九江高铁实现“公交化”运营,这些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中国铁路从“基本连通”迈向“高效畅联”。以高铁为纽带,在长三角,沪苏通铁路、盐通高铁形成“3小时交通圈”产业跨区域协同;在成渝地区,高铁加密班次促进“双核”与周边城镇“同城化”。铁路正以“大动脉”带动“毛细血管”,让产业梯度转移、文旅资源共享、城乡融合发展等新图景加速铺展,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中国铁路的发展步伐从未停歇。此次一季度铁路客运量的历史新高,不仅是对过去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和运输效率的不断提升,我们相信,中国铁路将继续书写更多辉煌篇章,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中国网 作者:蹇青呈 费思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