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局萍乡工务段:“90后”师徒检修忙
4月12日清早,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萍乡工务段宜春线路车间党员班长费琛巍带着徒弟杨鹏及工友4人行走在沪昆线宜春西站至宜春站区间。当天,他们要对该区间线路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工作。
“上下线路时,切记左右顾盼,时刻留意行车动态。”“手比、眼看、口呼,一个步骤都不能少,切勿因求快而忽视安全。”费琛巍边走边向杨鹏耐心叮咛。
2025年4月12日萍乡工务段宜春线路车间费琛巍、杨鹏检查线路高低情况。袁子君 摄
2025年4月12日萍乡工务段宜春线路车间费琛巍、杨鹏检查线路轨矩水平。袁子君 摄
费琛巍,这位27岁的“90后”线路工区班长,与他的徒弟杨鹏——一位去年退役后加入铁路队伍的“90后”新兵,虽师徒名分已定,但实际上年龄相仿,杨鹏甚至比师傅年长两岁。自签订师徒协议以来,四个月的时光里,他们教学相长,亦师亦友,共同守护着沪昆铁路的线路安全。
“轨距偏差达5毫米!”抵达作业点后,费琛巍步步为营,弯腰测量各项几何尺寸,手中的石笔在轨枕上飞快记录,轨距、水平等数据一一被精准标注。
紧随其后,杨鹏与另一位工友迅速行动,将捣固机稳稳扎入石砟之中。捣固机的嗡鸣回荡在线路上,道床在设备的振动下逐渐变得坚实稳固。
“师傅,这孔枕木已捣固完毕,水平如何?”“还不够,再来两下!”费琛巍紧盯着道尺数据,指挥杨鹏继续作业。得益于军旅生涯的锤炼,杨鹏在费琛巍的悉心教导下迅速成长,已能熟练驾驭多数线路养护工具。
2025年4月12日萍乡工务段宜春线路车间费琛巍、杨鹏检查线路设备状态。袁子君 摄
2025年4月12日萍乡工务段宜春线路车间费琛巍、杨鹏进行线路检查。袁子君 摄
2025年4月12日萍乡工务段宜春线路车间师父费琛巍向徒弟杨鹏讲解锯轨机用法。袁子君 摄
捣固作业告一段落后,费琛巍指挥工友利用液压起道器抬升钢轨,垫入特制橡胶垫片,完成钢轨水平尺寸的精确调整。
杨鹏则负责扣件的紧固与检查,他动作娴熟,不久便完成了任务。费琛巍走近徒弟,仔细检查其工作成果。他严肃地指出:“这几个扣件整修不到位,那个螺栓扭力不足,都需重新紧固。在铁路上,容不得半点差池,钢轨扣件就是铁路的安全锁,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闻言,杨鹏立即动手,将螺栓重新紧固到位。
“道岔是铁路之咽喉,任何细微改动都可能影响列车平稳运行,因此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费琛巍向工友们强调道。
杨鹏迅速完成32组扣件的复紧后,转身见师傅正用轨距尺进行第三次复测。这种近乎苛刻的标准,让这位曾紧握钢枪的战士对0.1毫米的精度产生了深深的敬畏。
尽管三月天气尚寒,但费琛巍与工友们的额头上已渗出汗珠,橙色的工作服紧贴脊背,呼出的气息在空中凝结成白雾。
“水平误差、轨距偏差均达标!”11时35分,随着最后一组数据的确认,费琛巍一声令下,所有作业人员迅速回收工具、清点材料、撤离作业区。
有人管、有人带、受重视,是该段新入路青工的普遍感受,杨鹏只是该段新职工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新入路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萍乡工务段党委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将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铺就青年成长成才“快车道”。目前,该段已有61名青工在“师带徒”机制中成长为技术骨干。
(来源:中国网 作者:袁子君)